学完一节课,很多学生就好像如释重负,认为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不管是否已经理解和掌握的课堂知识,马上就埋头做作业。结果知识不牢固,做作业速度慢,学习效果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课后没有及时复习。
一、掌握记忆的规律
学完新的知识之后,如果不及时地重复巩固,就会遗忘,时间越久遗忘的东西也就越多。所以,课后及时复习对学习大有帮助。我们知识的积累依靠记忆,怎样将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呢?那就需要重复,重复在遗忘之前是最有效的。课后复习就是一种有效的重复记忆。而且还要多次复习,只复习一次仍然很难真正记住知识,所以要定期复习,复习的次数越多,相对也就越不容易遗忘。
二、了解课堂学习
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对新课内容的感知。受到一定的时空限制,其思维和理解是初步和肤浅的。要真正掌握新课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复习时要边看边思考,深思重点、难点,分析疑点,深化理解。为什么做作业时,还要重新查书或请教同学呢?就是因为有的知识根本没有领会;有的虽然领会了但并没有记住;有的虽然初步领会和记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深入,因此,遇到问题时仍然不知道怎么办。下课后认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速度进行课后复习,深入地掌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三、明白课后复习的作用
做作业对促进课后复习的确有积极作用,因为做作业实质上对知识是否已掌握起着检验的作用。如果做作业顺利,说明知识掌握得不错;如果做作业不顺利,也可以促使自己针对存在的问题去看书或请教别人,实际上也起着课后复习的作用。作业有时不可能涉及上课所讲的全部内容,作业没有涉及的内容,就可能长期被忽略。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环节。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完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稳扎稳打地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遗忘。
随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自己听课的效率也会提高,课上知识落实得好,课后复习的负担又会进一步减轻。通过及时的复习,就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多次复习,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真正牢记住。课堂上听讲并不能保证所有知识都听懂,肯定会经常遇到一些自己不太懂的问题,而这些就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进一步解决,通过自己思考、问同学、问老师,把没有搞懂的问题好好地消化掉。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我们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充实,使我们的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
中学生学习,课后及时复习是因为中学学的杂,需要课后多巩固,加深记忆,为考试复习节省时间。
人的记忆能力有限,即使你记住了,过了一段时间你也会忘记,课后及时复习是为了巩固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中学生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是因为他们为了温故而知新,只有把学过的东西都熟练了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其它新的知识。
因为如果不及时复习的话,很容易将当天所学内容忘记。第二天可能要重新翻开书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