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的有

属于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的有
2025-05-06 08:38: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要搞好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有关规章制度需要根据新情况及时修改,以便切实可行。所以,五洲铝厂每隔三五年,就重新修订《安全生产奖惩条例》、《事故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办法》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各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坚持安全生产“五同时”。

在对生产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的时候,也同时对安全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

3 坚持安全管理“五到位”

3.1 教育到位。坚持对新入厂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转岗、复岗人员进行特殊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3.2 责任到位。每年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是安全工作第一负责人。

3.3 工作到位。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检查人员,心操到,腿跑到,话说到,事情办到。

3.4 防范到位。坚持“安全工作重预防,全员防护保平安”的原则,有事故预防预案,有演习方案,定期组织演习。要求有“岗位自保、班组互保、全员力保,全力以赴保安全”的具体措施。

3.5 奖惩到位。坚持“狠抓落实,动态考核,重奖重罚”的原则,强调安全工作要领导抓、抓领导,层层落实,动态考核,严格与经济效益挂钩。达到安全责任目标、确保安全者重奖,反之则重罚。

4 坚持安全工作“五必问”。

干部述职时,一问是否真正贯彻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二问安全教育是否一如既往常抓不懈;三问安全检查是否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四问安全考核是否奖惩兑现制度化;五问是否经常反复倡导和传播安全文化。

5 加强安全检查 落实隐患整改

各种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不仅是要找出隐患和不足、发现新问题,而且在安全检查后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指明危险的状态,并进行纠正,落实整改单位和整改负责人;二是提出正确的操作方式以及提供改进所需条件。

5.1 日常巡查。铝厂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到生产一线巡回检查,检查路线、地点、时间不确定,随到随查;对管理差一些、违章多一些的单位重点查,反复查,对习惯性违章的职工一再敲起警钟,提醒他们按章作业。

5.2 节假日检查。凡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前夕,都组织全厂安全、消防、卫生大检查。由厂长组织,生产、安全、机动、保卫、工会等职能部门参加,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的态势。

5.3 青年安全监督员检查。在主要岗位开展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轮流当一天监督员;开展监督员身边无事故活动。通过活动,提高青年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操作,文明生产,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5.4 危险点检查。每月25日前后,由主管厂长带队,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对全厂一、二级危险点(主变、整变、吊车、高配室等)进行认真仔细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加强对危险源点的管理控制。厂领导亲自抓,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局面。

5.5 各单位自查。由各车间自己组织安全检查活动,狠抓隐患整改,及时查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将自查整改情况上报铝厂。

5.6 现场重大操作的安全监督检查。生产几年后,电解槽陆陆续续都到了大修期,所以每年吊阳极、框架等大件都在上百次,天车启动很频繁,吊的东西不仅体积很大,重量也很大,十分危险。所以每次吊槽子,从铝厂领导到职能部门安全管理人员,都到现场监护,现场警示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回答2:

(一)安全巡检“挂牌制”
  
  “巡检挂牌制”是指在生产装置现场和重点部位,要实行巡检时的“挂牌制”。操作工定期到现场按一定巡检路线进行安全检查时,一定要在现场进行挂牌警示,这对于防止他人可能造成的误操作引发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二)现场“物流”定置管理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在车间或岗位现场,从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其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件等的位置要规范,文明管理,要进行科学物流设计。
  
  (三)现场“三点控制”
  
  即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要进行强化的控制管理,以警示施工人员。
  
  (四)电气操作工作票制度
  
  电气操作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上工作的书面命令,也是执行保证电气安全操作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依据。
  
  (五)高处作业工作票制度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高处作业票制度,减少高处作业过程中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