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有什么区别?

2025-02-24 05:12: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两者的区别
  (1)程序所属的类型不同:了解内部控制属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属于进一步审计程序。
  (2)目的不同:了解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的设计、确定控制是否执行,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的执行效果。
  (3)程序有所不同:了解内部控制一般采用穿行测试,而控制测试一般需要重新执行。
  (4)必要性不同:了解内部控制是必要程序,而控制测试是有条件程序,不是必要程序。
  (5)程序的范围不同:在了解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时,只需抽取少量交易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观察。
  2、两者的联系
  (1)虽然控制测试与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同,但两者采用审计程序的类型通常相同,一般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等。
  (2)如果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可以替代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如果是人工控制的话就不能替代)。

回答2:

1.了解内部控制[内容、程序、必要性]
  了解内部控制,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评价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
  2确定控制是否得以执行:该项控制是否实际存在且被审计单位正在使用。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下列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1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评价设计是否得以执行]
  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是否得以执行]
  3检查文件和报告[评价设计是否得以执行]
  4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是否得以执行]
  注册会计师在每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都要了解内部控制。
  2.控制测试[内容、程序、必要性]
  控制测试是指评价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评价的内容包括控制:
  1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2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3由谁或以何种方式执行。
  在了解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时,注册会计师只需抽取少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但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进行观察。
  控制测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控制测试程序: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
  3.两者的区别
  1程序所属的类型不同:了解内部控制属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属于进一步审计程序。
  2目的不同:了解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的设计、确定控制是否执行,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的执行效果。
  3程序有所不同:穿行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内部控制,重新执行主要用于控制测试。
  4必要性不同:了解内部控制是必要程序,控制测试不是必要程序。
  5程序的范围不同:在了解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时,只需抽取少量交易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观察。

回答3:

1.了解内部控制[内容、程序、必要性]
了解内部控制,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评价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
2确定控制是否得以执行:该项控制是否实际存在且被审计单位正在使用。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下列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1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评价设计是否得以执行]
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是否得以执行]
3检查文件和报告[评价设计是否得以执行]
4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是否得以执行]
注册会计师在每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都要了解内部控制。
2.控制测试[内容、程序、必要性]
控制测试是指评价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评价的内容包括控制:
1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2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3由谁或以何种方式执行。
在了解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时,注册会计师只需抽取少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但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进行观察。
控制测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控制测试程序: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
3.两者的区别
1程序所属的类型不同:了解内部控制属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属于进一步审计程序。
2目的不同:了解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的设计、确定控制是否执行,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的执行效果。
3程序有所不同:穿行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内部控制,重新执行主要用于控制测试。
4必要性不同:了解内部控制是必要程序,控制测试不是必要程序。
5程序的范围不同:在了解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时,只需抽取少量交易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观察。

回答4:

逻辑思路:
了解内部控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
正在
运行----预计内部控制运行是有效的----控制测试,看是否真的有效
也就是说
了解内部控制不能得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结论,只有控制测试之后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做控制测试的前提是了解内部控制,如果了解内部控制得出否定的结论,那就用不着控制测试了。

回答5: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
  (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
  (3)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
  3.内部控制的主体(全员参与)
参考:http://www.dongao.com/zckjs/sj/201501/2135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