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寇准怂恿着宋真宗亲征契丹人成为英雄,而王振指使着明英宗亲征瓦剌就成为罪人?

2025-05-02 07:38: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初八,辽国大举南伐。算起来,这是契丹第九次发起对宋王朝的侵略了。在真宗继位之后的咸平二年(999)、咸平四年(1001)、咸平六年(1003),辽国都曾进兵冒犯边境,或小胜北还,或为宋师所败。但这一次辽军的来势特别凶猛。辽主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目的只有一个,打败宋王朝,扩张领土。当时朝中也很是震惊,况且宋真宗也只是个文弱君主,所以有人就提议南迁金陵或者成都。

宋真宗

当时的丞相寇准,看到了朝中有人煽动起来的退却之势,即使的力劝御驾亲征,这样不仅振奋一直萎靡的士气,而且依据宋朝当时的军备以及边境状况,尚不至于一触即溃,毫无胜算。所以可以说寇准是在衡量过局势才做出的规劝。事实证明,寇准的判断还是很靠谱的。十一月十四日,真宗离开东京,移驾前往澶州(河南省濮阳市)前线,于二十六日抵达澶州南城。宋军“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最终双方签订了停火协议,结下了檀渊之盟。

寇准

而明英宗的亲征就不一样了。瓦剌是崛起的蒙古部落,对明朝本有觊觎之心。明英宗上台后对瓦剌外交态度又很不友好,两国关系终于破裂。1449年,瓦剌大军南下,直逼大同,还消灭了一支明朝军队,北方边境骤然告急。但从另一方面说,明朝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并没面临严重的危险。瓦剌几乎不可能攻下大同,也很难突破防御圈进攻北京。

王振鼓动明英宗参战,并不是因为经过深思熟虑的考察而做出如此判断,而是想要彰显自己的威风。何况王振没有任何的军事经验,带着五十万的兵和皇帝更像是去狂欢游行。而实际上也是如此,在回程的路线上,还作妖绕道北面回京,被瓦剌逮了个正着,所以最终皇帝被俘虏,他也被明朝的武将当场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