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水壶有毒吗?塑料电水壶购买注意事项介绍

2025-04-29 00:49: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大家要是仔细的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家电越来越多。并且很多的小家电都是用塑料制成。就连电热水壶也是一样的。塑料的电热水壶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价格比较优惠。所以它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很多人都知道,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说人们就会出现一个疑问。那就是塑料电热水壶究竟有没有毒。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塑料电水壶有毒吗

  1.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塑料体的家用电热水壶,品种繁多。价格也参差不齐。据调查,市场上销售的众多的塑料体电热水壶,好多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非食品级的有毒有害塑料制造。长期使用这类电热水壶,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

  2.由于我国对电器产品实行的质量标准是3C认证,这是一种电器安全认证,不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许多生产厂家就钻国家法规的空子,用非食品级的有毒有害塑料或回用塑料,来制造产品,赚取超额利润。而许多消费者,不明白这里的原由,贪一时的便宜,就有可能购买这些有毒的塑料产品。造成目前此类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而货真价实的,采用食品级塑料生产的产品,由于没有价格优势,市场空间被极度压缩。

  


  3.其实,消费者要辨别这些产品是不难的。只要在购买时,打开水壶的盖子,闻一下气味就行了。食品级塑料是无味的,而反之,则会有一股浓烈的塑料味。

  4.此外,我们平常购买到的塑料电水壶大多都是外壳使用的是塑料但里面还是使用的是不锈钢内胆,而烧开水的时候,因为不锈钢内胆的温度很高,导致塑料外壳升温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一个味道,这种味道少量的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同时有味道的塑料电水壶也说明了说明胆的保温不好,你买的电水壶质量有问题.时间一长如果热保护坏了容易烧坏或着火。

  


  二、塑料电水壶购买注意事项

  1.选品牌

  一般国内的著名品牌电水壶质量比较可靠。不知名品牌的电水壶,基本上质量都不可靠。品牌电水壶都有3C认证标识,没有3C认证标识的产品,就不用选了。

  


  2.选塑料材质

  通常使用的数量为PP塑料。PP塑料通常为新料,表面均匀,壶底无异味。而市场上大多数的品牌,为了降低成本,都使用回收塑料,长期使用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到水和空气中,危害身体。

  3.看温控器

  国内最好的温控器,质量完全能达到6000次以上,有防干烧保护,动作可靠,寿命长。进口温控器品牌形象好,其高端温控器质量很好,但是常规的温控器如10A的内销电水壶温控器,价高,质量一般。

  


  现在市面上的塑料水壶的种类非常繁多,所以说难免会存在着对我们身体有害的水壶。当我们在选购塑料电水壶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检查一下,如果是可以很直接的就闻到塑料的味道的话,那么这样的水壶对人体的伤害将会非常大。我们就不能购买这样的水壶。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塑料对人体是有害的,即使是要购买塑料的水壶,我们也应该选择质量好一点的。

回答2:

楼上已经回答的很全面啦,我来补充一下,一般塑料是没有毒的,有毒有害的成分是添加在里面的添加剂,比如:助剂、阻燃剂等等,以下列出几种常用塑料的性能:
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主要应用:最常见的是用作饮料瓶、屏幕保护膜及其它透明保护膜。PET也可纺丝,就是我们常说的涤纶,故而奥运期间有回收饮料瓶制衣的说法。许多追求透气和轻便的运动服就是涤纶制成的,很久以前流行的衣料“的确良”也是此物,但是限于当时纺丝手段的落后,的确良衣物穿着上不如现在的舒服。此外PET亦有许多工程应用。
使用注意:无毒,但合成过程可能存留单体、低分子齐聚物和副反应产物如二甘醇,这些都是有一定毒性的,用于饮料瓶的PET原料国家有严格的标准。
在塑料中PET熔点较高。但是一般的瓶子并不建议重复利用,特别是用于装开水。因为PET瓶一般较薄,采用吹塑的方式制造,瓶体在加热到90℃左右时由于PET分子链的重新排列和内应力作用,瓶体会扭曲收缩,此时使用容易导致烫伤。此外较高的温度会增加材料中有害物质溶出的风险。
2、PE,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
主要应用:
目前PE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借助不同的改性方法,PE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塑料桶、薄膜、纸杯内壁、水管和电缆外皮等。
使用注意:
PE本身无毒。但生产中会用到一些加工或改性助剂,如填料、稳定助剂或颜料。有些助剂是有毒的。PE制品由于在较高温度下会软化甚至熔化,应尽量避免高于开水温度100℃下使用。
3、PVC,聚氯乙烯
主要应用:
PVC现在多用于制造一些廉价的人造革,脚垫,下水管道等;由于其电气性能良好又有一定的自身阻燃特性,被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的外皮制造。此外,PVC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对耐酸碱腐蚀要求高的地方。
使用注意:
PVC生产中会使用大量增塑剂(塑化剂,如DOP)和含有重金属的热稳定剂,且合成过程很难杜绝游离单体的存在,这些都被认为是有毒的。所以PVC在接触人体、特别是医药食品应用中,正逐渐被PP、PE所取代。
PVC是一种不耐高温的塑料,无法使用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4、PP,聚丙烯
主要应用:
PP的使用范围也很广泛,日常用品如包装、玩具、脸盆、水桶、衣架、水杯、瓶子等等;工程应用如汽车保险杠等。纺成丝的PP被称为丙纶,在纺织品、无纺布、绳索、渔网等制品中很常见。
使用注意:
PP与PE的加工方法和使用范围类似,本身也无毒。可能的威胁来自于加工和改性中的助剂。特别是由于PP耐候性较差,生产中可能会用到含有重金属的耐老化剂。相比PE制品,PP制品的耐热性略优,典型的乐扣乐扣水杯使用温度可以达到110℃,但是再高的温度就有软化和熔化的危险了,应尽量避免。
5、PS,聚苯乙烯
主要应用:
廉价透明制品,泡沫塑料,CD盒,水杯,快餐盒,保温衬层等。
使用注意:
用于合成聚苯乙烯的原料有毒,通过合适的合成工艺,聚苯乙烯的残余单体已经很少,但是现在的水杯等已经很少采用此材料。
聚苯乙烯易燃,特别是发泡之后的PS。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在一些高层火宅事故中,由于隔热层材料采用了广泛使用的PS发泡板,着火后产生的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成为了导致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以下几种在回收标识中合并为“其它”项:
6、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主要应用:
ABS根据三种组分含量和分子链形态分为很多种,广泛用于各种电器外壳、办公用品组件、安全帽和门窗管道等,工业中ABS常用于其他塑料的共混改性。
使用注意:
ABS无毒,但多用于结构材料,日用器皿包装上的应用少见。
ABS优点良多,但依然具有塑料普遍的特点:不耐热。当然还是可以达到电器外壳正常使用的温度要求的。
7、PA,聚酰胺
主要应用:
提起聚酰胺的另一个名字:尼龙,大家一定不陌生。聚酰胺家族很是强大,不论是PA6、PA66、PA11还是PA12,无一不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这也是PA在电子电器和汽车行业广泛应用的原因。生活中,尼龙绳、尼龙袜也是常见的物品。纺丝的PA纤维被称作锦纶,用于鱼线、渔网、绳索和传送带等。
使用注意:
分子量较大,无毒。但是单用由于其易吸湿导致性能改变,常与其他塑料共混(见下文“共混物”)。共混时会用到一些助剂,这些助剂有可能有毒。
尼龙耐热性良好,特别是耐热、不易变形,所以甚至能用作发动机部件的制造。虽然无法与在几百摄氏度下都能正常工作的金属陶瓷类材料相比,但200℃的使用温度足以超越多数塑料。
8、PC,聚碳酸酯
主要应用:
PC力学性能优良,又韧又刚,且透光性好,生活中常被用于透明水杯、奶瓶、饮水桶、CD基材、镜片和灯罩等。
使用注意:
无毒。但是双酚A型PC的合成过程中,有人担心存在残余的或者分解产生的双酚A。双酚A是有毒物质。另外广泛采用的PC合成方法要用到剧毒的光气。由于这些原因,PC塑料遭受到很多质疑。
实际上PC在合成的最后阶段会进行洗涤和沉淀,以除去未反应的双酚A和盐类。而PC的加工过程是需要严格干燥,以免产生分解。PC制品在使用中虽然可能长期与水接触,但在容器规定的使用上限温度以下是不会发生分解的。一些研究发现,初始酚含量合格的PC热分解放出酚类物质要达到200℃左右的高温,这远远超过了水杯等的正常使用温度。
9、共混物(XX-XX合金)
由于单一塑料很难满足复杂的使用需求,塑料工业中常把不同塑料混合在一起,制成塑料合金,这样既可以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又能节约开发新材料的成本。
主要应用:
塑料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材料中。如手机外壳多为PC-ABS合金;一些下水管道为了满足性能和加工的需要制成了两种PE的合金,称为双峰聚乙烯。
使用注意:
虽然结合多种塑料的优点,但材料终究还是塑料,耐热性依旧是一大痛处。但实际应用中多数产品不会接触高温,只要注意应用环境,塑料绝对是便宜适用的好材料。
接触食品和药品的塑料会有相关的国家强制标准,其标准还是较高的,只要规范使用塑料和相关添加剂,公众的健康风险一定会降到最低。即便是关乎生死的FDA对药物的准入也会有利弊的权衡,不管ISO、国标或者其他标准的制订也都类似,切不可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