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物苑的建设构思始于1980年,在此之前,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建成。当时,文化厅文物处负责人与博物馆有关同志针对民族文物的陈列问题,想利用这块空地建“广西民族村”,或称“广西博物馆民族文物露天陈列场”。大家以为广西是个民族地区,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了许多的民族文化遗产,除著名的铜鼓和岩画外,还有民族建筑、民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工艺品、民族食品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等。突出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传统文化。设想“村”(民族村)与“馆”(博物馆)相结合,使观众不必旅游全广西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广西部分精华荟萃的民族文物、历史文物、民族风情能浏览无遗,并能品尝民族食品,购买民族工艺品。基于这一认识,博物馆拟出“民族村”建设规划图,1980年8月,由当时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区政治协商会议秘书长在区政协召开有关人员征集意见,反映良好。但到1986年,有关部门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要用这块地皮建民族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