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做好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025-04-03 13:31: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 “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 “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 5×2=10 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
  教师再依次出示三个五星,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习
  1.
  2.5×2+5= 5×3+5= 5×4+5=
  5×3= 5×4= 5×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布置作业(略)

2楼发布时间:2015-09-12回复
  教材说明:
  本课题选取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积累了编制乘法口诀的部分经验,这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设计理念:
  课前先复习1-4的乘法口诀,熟悉口诀的排列规律;然后通过组织数手指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该活动中逐步编出5的乘法口诀;最后通过相关练习巩固强化。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2、 能够熟练应用它们进行口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你能全背出来吗,你觉得它们好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乘法口诀,你有信心学好吗?
  二、探索新知
  1、 师伸出一只手,说:你们知道有几个手指吗?
  生答:5个
  师:你知道这是几个5吗,你能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吗?
  生:1个5,乘法算式是:1×5=5或5×1=5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句口诀吗?
  指名学生汇报。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个5 1×5=5或5×1=5 一五得五
  2、 师伸出两只手,说:你们知道是几个几吗?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指名汇报,2个5 2×5=10或5×2=10
  学生齐说口诀:二五一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个5 2×5=10或5×2=10 二五一十
  3、 编制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师;刚我们已经编出了前两句口诀,接下来你能与你的同桌用伸手指的方法编出下两句吗?学生活动,教师穿插指导。
  同桌两人派代表汇报探索结果,随学生的汇报板书:3个5 3×5=15或5×3=15 三五十五 4个5 4×5=20或5×4=20 四五二十
  4、 师生合作学习。
  师伸出一只手,随机找两位学生各伸出双手,让其他学生数出一共有几个5?
  学生集体汇报,集体说出最后一句口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个5 5×5=25 五五二十五
  5、小结:刚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已经把5的乘法口诀全部编出来了,你觉得它们好编吗,你们能很快背上吗?
  三、巩固强化,熟练应用
  1、 读背口诀,集体背、指名背、分组背、男女生接替背。
  2、 巧记口诀,引导学生发现5的乘法口诀每句间的关系,说一说哪句最容易记,哪句最难记?
  3、 归纳整理:前后两句相差5,积的个位是5或者0;一五得五最容易记,五五二十五最难记。
  4、 完成教材第13页“想一想”。
  5、 完成14页“想想做做”第1、4题,看算式,说口诀。
  6、 同桌合作背口诀,一人背前半句,另一人背后半句。
  7、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完成14页“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汇报所学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获取了什么新的技能,能说给你的同学和老师吗?

3楼发布时间:2015-09-12回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小黑板、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乘法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2、 出示小黑板:
  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4+4+4 8+8+8+8+8+8+8 6+6+6
  3、大家掌握的很好,但要算出结果却很麻烦,不过老师能很快算出结果,大家信不信,试试看!玩游戏,同学们说出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老师能在一秒钟之内说出结果,来,神不神,其实老师用的是一个法宝,(神秘的)乘法口诀,板书,在我们的祖先又称为“九九歌”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编口诀。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怎样列式?
  板书:1个5 1×5=5 5×1=5
  如果编口诀就是“一五得五”
  两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师生一起列式、编口诀。
  2、尝试编口诀。
  3只手有几个手指?4只手呢?5只手呢?
  (1) 让学生试着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2) 小组交流。
  (3) 汇报:3个5 5×3=15 , 3×5=15 三五十五
  4个5 5×4=20 , 4×5=20 四五二十
  5个5 5×5=25 五五二十五
  3、记口诀。
  (1)齐读口诀。
  (2)找规律记口诀。
  (3)对口令记口诀,打乱顺序记。
  (4)读歌谣 ,记口诀。男女生齐背,个人背。
  三、拓展应用。
  1、我能行(练习十第3题)
  一五( )二五( )
  三五( )四五( )
  五五( )
  2、你一定会 (一句口诀说两个算式)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五五二十五
  3、(练习十第4题)
  4、想一想
  5×1=( ) 5×2=( )
  口诀( ) 口诀( )
  5×3=( ) 5×4=( )
  口诀( ) 口诀( )
  5、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
  6、做练习十第8题。
  7、提高题。(出示课件)想一想: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走2大格代表几分钟,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诀吗?
  四、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