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 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
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在洮河西岸,是一处宽阔而平坦的河边台地,陶器独具特色,制陶业比较发达,各遗址都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有泥质红陶、橙黄陶、灰陶和夹砂红陶。多手制,轮制较少。齐家文化受龙山文化的影响较大,陶质细腻,器型较小,多素陶,器型丰富,有罐、盆、碗、豆、鬲、蚕、学和动物形器物,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双大耳罐、三大耳罐和双耳侈口高领罐。齐家文化是早于甘肃仰韶(即马家窑文化)不含彩陶的遗存,将其列为甘肃六期远古文化之首,称为齐家期。
甘肃武威市西夏瓷窑遗址:凉州区古城镇烧制瓷器始于唐朝而兴盛于西夏,是西夏官窑所在地,也是西夏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直到近代还有瓷窑生产。如今在古城镇古城、上古等村庄的山沟里、街道边,还有大量历代烧瓷遗留下的瓷器碎片。
山丹县陶瓷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山丹四坝滩遗址、壕北滩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皿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山丹境内就有先民开始烧制陶瓷。明洪武年间,大黄山北麓的瓷窑沟、县城西南的碗窑沟就有烧制陶砖和陶瓷器皿的手工作坊。
磁窑---平川地处甘肃中部白银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拥有千年制陶历史文化,境内陶土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甘肃省华亭县“华亭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华亭地方特色的粗瓷、普瓷、紫陶瓷等品种,相应出现了彩绘色瓷和注浆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