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1、下设计书及计算结果仅供参考,最好在使用前找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桥(涵)台施工前应注意持力地基的承载力;
3、盖板上板时需注意施工工艺(如坐浆找平、绞筋嵌固等),避免使用中出现滑移或支座破坏。
4、计算工具为《理正结构》5.62版
砼板外尺寸为0.8×6米,支座各0.75米,有效跨度4.5米(仅对板跨处进行配筋计算),考虑到盖板所处的潮温环境,取保护层厚度为30mm.
1 计算简图:
略
2 计算条件: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 : 4.00kN/m2 恒载分项系数 : 1.20
均布活载 : 29.80kN/m2 (按单块板最大承重10T计算)
活载分项系数 : 1.40
板容重 : 25.00kN/m3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板厚 : 300mm
配筋条件:
材料类型 : 混凝土 支座配筋调整系数: 1.00
混凝土等级 : C30 跨中配筋调整系数: 1.00
纵筋级别 : HRB335 跨中配筋方向(度): 0.00
保护层厚度 : 30mm
3 计算结果:
1 单位说明:
弯 矩:kN.m/m 钢筋面积:mm2/m
2 垂直板边弯矩:
边号 左 中 右
1 92.050 90.870 92.050
2 -9.509 16.539 -9.509
3 92.050 90.870 92.050
4 -9.509 16.539 -9.509
3 跨中弯矩:
注:跨中弯矩是在用户指定方向上跨中弯矩的最大值(以下同)
x(m) y(m) 平行配筋方向 垂直配筋方向
0.000 0.000 -9.509 ----
0.000 0.000 ---- 92.050
4 平行板边弯矩:
边号 左 中 右
2 92.050 96.871 92.050
4 92.050 96.871 92.050
5 垂直板边配筋:
边号 左 中 右
1 1216 1200 1216
2 643 643 643
3 1216 1200 1216
4 643 643 643
6 跨中配筋:
x(m) y(m) 平行配筋方向 垂直配筋方向
0.000 0.000 643 ----
0.000 0.000 ---- 1216
7 平行板边配筋:
边号 左 中 右
2 1216 1284 1216
4 1216 1284 1216
8 垂直板边选筋:
边号 左 中 右
1 D16@160(1257) D16@160(1257) D16@160(1257)
2 D14@230(669) D14@230(669) D14@230(669)
3 D16@160(1257) D16@160(1257) D16@160(1257)
4 D14@230(669) D14@230(669) D14@230(669)
9 跨中选筋:
x(m) y(m) 平行配筋方向 垂直配筋方向
0.000 0.000 D14@230(669) ----
0.000 0.000 ---- D16@160(1257)
10 平行板边选筋:
边号 左 中 右
2 D16@160(1257) D16@150(1340) D16@160(1257)
4 D16@160(1257) D16@150(1340) D16@160(1257)
11 挠度和裂缝:
弹性位移/挠度 = BI/EI = 0.180
挠度最大值: 14.498mm
作用位置:
x=0.000m y = 2.250m
x=0.800m y = 2.250m
裂缝最大值: 0.251mm
作用位置:
x=0.800m y = 0.000m(边2左截面 平行板边方向配筋)
结论:C30砼板厚300mm,长边方向(通长6米)按二级钢筋16@150双层配筋,短边方向(通长0.8米)按二级钢筋14@200双层配筋。
20吨的车,这么大的承重盖板最好找专业人士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验算,我给你个初步建议:双层双向布筋,规格22的三级钢,间距100,满扎,钢筋端部90°锚固,锚固长度25公分,保护层上下各两公分,分布筋10个的也是间距一百,完全满足你的要求。给分吧。
由交通部门进行设计较好.
墙身就不用钢筋吧 主要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