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身世,谁能说下?

2025-04-27 20:01: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1][2],子姓,[3]孔氏,名丘,字仲尼[4],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5],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6]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7]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5],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8]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亲兄长微子启[9]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来自《百科》

回答2:

孔子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家道因此衰落,他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据说他小时候很喜欢学礼仪,爱读书,时常模仿大人们祭天祭祖的礼仪。孔子在十五岁时,确立了自己求学的志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青年时做过仓库管理和牛羊管理工作,所以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同父亲合葬在一起。从此,更加发奋读书。没过几年,他的才学便远近闻名。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他都精通,博学多才的名声越来越大,于是有许多人送来子弟向他求教,他就办起了一个私塾,教起学生来。

回答3:

鲁国人,贵族,因为地位高,所以汉朝称呼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