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用火药发展武器

2025-04-27 06:09: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 (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下图为南未突火枪和北未火药箭。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英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回答2:

有的
在唐末至宋初,开始出现火药箭。宋朝武器发明家唐福制作了火箭、火球和火蒺藜。
明代还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回答3:

当然有,火铳

回答4:

北宋初把火药应用于军事,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火药兵器后,在南宋和元代,中国早期火器有了突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爆炸性火器从纸壳发展到铁壳,出现了铁壳爆炸弹;管型火器,从纸管、竹管发展到金属管,从喷射火焰发展到发射子弹,出现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这是后世枪炮的鼻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就是出现了反推式的火箭。
明朝建国时,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朱元璋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兵器制造。明朝前期,火铳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仍然处于较领先地位。但是,明朝对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有着严密的控制,地方不得擅自制造,严禁个人研制,因而限制了火器的创新。以致永乐年间定型的手铳,直到嘉靖时期佛郎机和火绳枪传入时也没有重大的革新和突破。所以当佛郎机在嘉靖初年传入时,明廷才发现火铳的落后,当即进行仿制和改制,同时对传统火铳进行革新。所以直到明朝灭亡,其火器和西方差距其实很小。
明末入侵的满清,在宁远和宁锦之战受挫后,也决心学习汉人的火器制造技术,入关后再与南明的对峙中,双方都制造了大量火器作战。清顺治末至康熙中期,全国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各地局面趋于稳定,火器制造便逐渐减少。至雍正时期(1723-1735年)起,火器制造业便开始滑坡,直到鸦片战争(1840年)以前,中国的火器制造技术水平已落后欧洲200多年,致使在战争中处于完全的被动挨打状态。

回答5:

有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