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消息,华为公司近日宣布,2018年将投入50亿元用于5G研发,同时2018年将发布5G基于NSA的商用版本和全套5G商用设备,2019年将推出5G麒麟芯片和智能手机。
华为在2009年开始启动5G研究与创新,2012年推出了关键技术验证样机,2013年投资6亿美元用于5G研发,2015年推出系统测试原型机,2015年-2017年参与3GPP R15标准的制定,2018年将启动5G商用。
数据显示,2017年华为的研发投资超过12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六。未来,华为将持续保持研发的高投入,预计每年的投入规模将在100~200亿美元左右。
据华为GIV(全球产业展望)预测,2025年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400亿,个人智能助理普及率达90%,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步入家庭,个人潜能将在终端感知,双向交流主动服务支持下大幅释放。
在商业和社会层面,2025年全球1000亿联接将泛在于公用事业、交通、制造、医疗、农业、金融等各个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届时企业应用云化率将达85%,AI利用率达86%。预计到2025年,增长高达20倍,达到180ZB,这些新增数据成为“数据石油”宝库,源源不断地创造智能和价值。
华为方面表示,今年将发布5G基于NSA的商用版本,并推出包含商用CPE在内的全套5G商用设备。2018年,华为将促进NB-IoT商用网络数量发将展到100+;并将加大在IoT生态的投入,“GLocal”生态合作伙伴将从1000增加到3000。
在视频领域,华为将促进150家运营商把视频作为基础业务。对于AI,华为将主要用于对内提升华为的内部效率,对外使能客户提升效率。
世界移动大会将于2018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华为将在此次大会上展示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20多款新产品发布,并与合作伙伴携手进行多个场景的联合展示。所以华为手机销量额稳局世界前列,其获得的利润用于创新研究所占的比例占绝大部分。
日前,华为正式发布2016年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4%,达到5216亿元(751亿美元),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约合54亿美元),同比微增0.4%,研发投入高达764亿元(110亿美元)。 但由于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首次跌破两位数和屡创新高的研发投入还是引发了业内的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华为过高的研发投入拖累了华为的利润。事实真的如此吗?华为的研发投入真的过高吗?
由于去年华为的研发投入首次破百亿美元,所以我们不妨先看看去年主要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上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的研发、营收和研发占营收百分比的情况。 其中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美元,按研发投入计算的企业排名是三星140亿美元、英特尔121亿美元、谷歌120亿美元、微软119亿美元、华为110亿美元、苹果100亿美元; 按营收计算的企业排名是苹果2170亿美元、三星1810亿美元、谷歌883亿美元、微软853亿美元、华为751亿美元、英特尔594亿美元; 按研发投入占营收百分比计算的企业排名是英特尔20.37%、华为14.65%、微软13.95%、谷歌13.59%、三星7.73%、苹果4.6%。
在上述6家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中,华为的研发投入排在第5位、营收排在第5位、研发占营收的比例排在第2位。由此看,华为在百亿美元研发投入的企业中,以绝对值衡量,其投入实际上并不高,而且在研发促进企业规模(以营收衡量)的增长上与其他科技企业相差无几。例如以研发投入的绝对值衡量,除了苹果这个个例外,基本上是研发投入越高,营收越高,排名越靠前。
但当我们将上述企业的利润来和研发投入作对比的话,问题就来了。按利润排名上述企业分别是苹果600亿美元、三星250亿美元、微软201.8亿美元、谷歌194.8亿美元、英特尔103亿美元、华为54亿美元。 我们这里以研发投入的最大和最低为例,看看华为研发对于促进利润方面的表现,即华为与研发投入最大的三星相比,其以三星78.5%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仅为三星21.6%的利润;以投入最低的英特尔1.1倍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其52.4%的利润。 如果说上述在促进企业规模(营收)的增长上,华为的研发投入并不高的话,那么在促进企业效率(利润)的增长上,华为的研发投入确实又过高了,或者说华为在研发投入的效率上,与上述科技企业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华为获得的利润用于创新研究所占的比例是绝大部分,要不然的话它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了。
对的,因为华为近几年不断创新就是因为在研究成果上所占的比例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