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什
George W. Bush
成也反恐败也反恐
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重创了美国,也成就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9·11”之后,美国国内同仇敌忾,时局呼唤的强硬总统形象和布什的牛仔作风一拍即合,便演绎出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表现形式的反恐战争。可以说“9·11”给美国送来了“布什主义”,这是“9·11”后布什支持率一路攀升的根本原因。布什从上台伊始的弱主形象,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总统”。
但是反恐战争久拖不决,让美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也令布什的形象急转直下。更糟的是,就在布什离任前夕,美国爆发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批评者指出,布什一直反对政府监管的立场对这场房贷和金融危机的蔓延难辞其咎。
如同2000年大选后他的总统地位受到质疑,布什的8年任期一样充满争议。曾经是历史上民意认可率最高的美国总统,同时也是离任时民意认可率最低的总统之一。关于布什的争议仍在继续,但是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改变则不可逆转。
2:普京
Vladimir Putin
以强权拯救俄罗斯
当叶利钦把俄罗斯带向新的政治体制,也把俄罗斯带进了灾难。而普京用强权收拾了这个烂摊子,为民族重新找到了自信。普京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总统,2004年以高支持率成功连任。他用非凡的毅力与强硬的风范将这个正在迅速衰落的国家拯救了出来。通过巨额能源收益重振俄罗斯经济,还清巨额外债、重建军力、重新在国际事务上发挥强大影响力。
正如2008年普京离开总统之职前最后一次对记者们的告白:“我深信,我丝毫无愧于两次选我当总统的俄罗斯人民。整整8年了,我像奴隶一样从早到晚地劳作,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力气。我满意自己的工作!”
3: 拉登 “9·11”震惊世界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让本·拉登成为世界焦点人物,他所代表的国际恐怖势力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邪恶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强大的美国不堪一击。从此,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大行其道。从印尼度假胜地巴厘岛到马德里火车站,从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第一中学到埃及红海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恐怖袭击无处不在,世界仿佛被笼罩在恐惧的黑影之中。
急于为“9·11”复仇并希望世人迅速恢复对美国政治和经济信心的布什政府,实行先发制人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反恐战争。2001年10月7日,美国对庇护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但本·拉登却狡猾地逃脱美军围捕,从此再无影踪。2003年3月20日,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本·拉登相勾结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但事后证明,伊拉克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基地”组织也没有联系。
反恐战争打了8年,美国非但未能通过战争彻底摧毁恐怖分子巢穴,反而令中东和北非滋生出不少新的恐怖主义。虽然有多名基地组织头目被美军击毙或俘获,但是“基地”却从一个恐怖组织转化为一种“精神信仰”,顽固地影响着大批极端分子,而且派生出各种变异的分支。
本·拉登究竟是死是活?答案无人知晓。就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结束之际,美军正拟展开新一轮搜捕行动,力图抓获游走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边境、藏身于崎岖山区的这名“9·11”元凶。
4:萨达姆
Osama bin Laden
美国的一颗战略棋子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将萨达姆赶下了台。萨达姆政权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正是在美国的纵容下,萨达姆不断坐大,成为海湾强人。但是萨达姆不听话,不甘心成为美国控制的棋子,于是布什两父子用两场战争教训这位曾经的盟友。对萨达姆是支持纵容,还是军事打击,美国都是从其霸权利益考虑的。萨达姆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曾经纵横捭阖,然终究难逃沦为美国战略棋子的命运。
5:奥巴马
Barack Obama
美首任黑人总统出手力挽狂澜
2008年11月,“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成就了奥巴马入主白宫的梦想,他也由此成为美国首任黑人总统。不仅是美国民众,全世界都对奥巴马的上任期望颇高。如何收拾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如何尽快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以及如何融入危机之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体系,是摆在奥巴马面前的严峻挑战。他所处的国内国际局面决定了他不可能“混日子”,因此其结果,要么挽狂澜于即倒,要么与美国共沉沦。
6:默克尔
Angela Merkel
全球最有权力的女性
2005年11月,默克尔首次当选德国总理,打破了欧盟男性首脑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全球最具权势女性排名榜上,默克尔从2006年起连续四年蝉联第一。作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的领袖,默克尔提前将德国经济带出衰退,今年第二季度已经实现正增长。9月的成功连任,更是巩固了其欧洲最具影响力领袖之一的地位。
7:金正日
Kim Jong-il
搅动朝核问题僵局
在世人眼中,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不乏神秘色彩。他不喜欢抛头露面,却每每引来猜测和议论。其实,在与他接触过的韩国政治对手眼中,这位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果断、灵活、务实、幽默。
金正日要带领朝鲜从美国的封锁中实现突围,但是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中朝核问题久拖不决。2006年10月9日,以美国金融制裁为由,朝鲜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1718号决议对其进行更严格制裁。此后几年,六方会谈停停谈谈,直到2009年4月,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重启核设施,朝核问题再陷僵局。随后朝鲜又以试射导弹等强硬手段施压美国,以实现直接与美谈判的目的。这一次,金正日的策略似乎奏效,从克林顿的朝鲜之行可以看出,在这一轮的较量中,朝鲜无疑取得了先机。然而,先弃核还是先建交,朝鲜和美国的讨价还价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上演。
近期,金正日的曝光率明显增高,他深入部队、农场视察,要求朝鲜各部门加紧发展尖端科技,大力推进现代化。
8:潘基文. Ban Ki-moon
面对艰辛一往无前
“面对艰辛,我会一往无前。我为能够履行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诚惶诚恐。”2007年1月走马上任的潘基文今年7月访问中国时如是评价过去两年多任职联合国秘书长的感受。
有人戏称,联合国秘书长是世上最大的“官”,也是最难当的“官”。作为由192个国家组成的超级机构的掌门人,秘书长必须耐心地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和主张中寻找交集和妥协点,竭力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潘基文对于自己任职联合国秘书长的表现不做评价。“我现在的任务就是继续致力于地区和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疫情暴发等等。但没有成员国的全力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将一事无成。”
9:伯南克.Ben Bernanke
强力阻止美国金融危机
2009年7月,一项针对全球投资者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与其他国家央行行长的较量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得到了最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对抗金融危机的第一人。
投资者认为伯南克制订了激进的金融救助方案,强有力地阻止了金融危机变得更糟。虽然其应对危机的方法并非十全十美,却成功地避免了美国经济崩盘。批评人士则认为,伯南克应在本世纪稍早即发现房市和信贷泡沫,并采取先期措施削减这些泡沫。但是通过动用美联储一切可用工具及一些他在仓促间设立的机制来应对这场风暴,伯南克终于还是赢得了金融市场的尊敬。
10:盖茨.Bill Gates
比尔·盖茨两次改变了世界:前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他以软件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后一次发生在本世纪,他拯救了无数生命,也改变了世人对财富的观念。
盖茨用30多年的创业,不仅打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软件巨头微软公司,连续多年夺得了世界首富的桂冠,他还成为了整个高科技产业的神话。正是他把IT软件推向极致,从而将当代全球经济引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更让人赞叹的是,比尔·盖茨用长达七年的时间,投入超过300亿美元(占他资产的一半以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与玛琳达基金会。尽管该基金会在2008年资产损失20%,但2009年1月盖茨仍然宣布,基金会本年度资金投放不减反增,将提高至3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疾病研究。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领导人
被誉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的阿拉法特一直是中东乃至世界政坛的一个传奇人物。这位民族斗士数十年来没有被敌人的威胁、暗杀和枪炮吓倒过,但最终被岁月的洪流裹挟而去。11月11日,壮志未酬的阿拉法特在法国贝尔希医院逝世,享年75岁。
亚辛哈马斯精神领袖
3月22日,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亚辛死了,他的死是惨烈的:以色列阿帕奇直升机发射的3枚导弹将他的身体几乎炸成了碎片。作为一名手无寸铁、声音嘶哑,又生活在轮椅上的宗教人物,体弱多病的亚辛多年来一直是犹太人的眼中钉,以安全部门认为亚辛应对至少400多起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哈马斯暴力袭击事件负有直接责任。在巴勒斯坦人中进行的民意测验中,亚辛的支持率仅次于阿拉法特。亚辛之死激起哈马斯的极大愤怒,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报复与反报复,无数平民又成冤魂。
布什
美国总统
正如在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自称是“创造历史的人”,布什的确创造了美国成功连任“最不受欢迎总统”的历史。在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的财政和经济状况都一团糟,布什遭到国内外的普遍批评。然而,布什还是如愿连任了。目前,全世界注视布什的目光几乎都充满了担心和忧虑:下一个4年,布什还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沙龙以色列总理
以总理沙龙今年放弃了中东四方勾勒的“路线图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单边行动计划”,并为此忙乎了整整一年。为实施该计划,对外,沙龙先后“定点清除”了亚辛和兰提西等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内,沙龙又在政府内对“异己”进行了“清除”。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指出,“单边行动计划”不能代替“路线图”,它必须作为“路线图”计划的一部分。郁闷的沙龙这才发现:自己原来还站在起点上!
萨帕特罗西班牙首相
在“3.11”马德里列车连环爆炸事件后的西班牙大选中,工人社会党一举击败执政党人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萨帕特罗取代阿斯纳尔成为西班牙第50任首相。当选后,萨帕特罗一改前任在伊拉克战争中铁杆般站在美国阵营的立场,立即宣布从伊拉克撤军。这一决定引发了驻伊联军国家的撤军狂潮。
卢武铉
韩国总统
3月12日,韩国在野党和反对势力以总统卢武铉违反选举法收受政治献金为由,促使国会通过了弹劾总统议案,卢武铉被停止行使总统职权。这一韩国历史上首次弹劾总统的事件引起轩然大波。民调显示,70%的韩国民众反对这项弹劾案。5月14日,韩国宪法法院宣判驳回弹劾总统案,卢武铉恢复行使总统职权,为期63天的弹劾危机宣告结束。
查韦斯委内瑞拉总统
8月,“查韦斯旋风”在拉美再度刮起。经历了重新选举和未遂政变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今年8月15日又经历了一场“走”还是“留”的历史性全民公决。然而,令反对派和亲美势力感到沮丧的是,公决最终以查韦斯兴奋地对支持者放声高歌而结束,超过59%的支持率确认了查韦斯可以继续执政到2007年1月任期结束的合法性。这一有着非凡个人魅力的总统仍将是抵制美国新霸权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阿里斯蒂德海地前总统
海地前总统阿里斯蒂德是海地历史上的第一位民选总统,1990年就职,仅一年后,塞德拉斯领导的军事政变就让阿里斯蒂德流亡美国,1994年才在美国大炮的保护下回国复职。2000年,阿里斯蒂德再度当选总统。2001年11月,反对派再度发动政变,此后海地局势一直动荡不定。今年2月,海地再次爆发动乱,2月29日,阿里斯蒂德在反对派和部分国家的压力下宣布辞职,到南非再次开始其流亡生涯。
英格兰美国虐囚女兵
隶属于美军第372宪兵队、因虐待伊拉克囚犯而“臭名远扬”的女兵英格兰是今年“虐囚丑闻”中“曝光率”最高的一位。在巴格达附近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充当女看守期间,年仅21岁的她竟然像牵狗一样用绳索拖着趴在地上赤身裸体的伊拉克囚犯。英格兰成了“女魔头”的代名词!
扎卡维“基地”老三
美国和伊拉克认为,阿布·扎卡维是伊战后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和人质斩首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为了抓住这个“基地”组织的三号人物,除了悬赏2500万美元外,美、伊军队数次进行大规模清剿,结果扎卡维却依然踪影全无。
毕升
蔡伦
瓦特
马克思
希特勒
爱迪生
贝尔
艾萨克·牛顿
伏特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