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制定的。
多田骏(ただ はやお,1882.2.24-1948.12.16),宫城县人,仙台藩士多田继长子。日本陆军大学25期生。旧日本帝国的陆军大将。中日战争开始不久后任参谋部次长,后历任陆大校长、第3集团军司令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1945年日本战败后作为甲级战犯被捕,在判定其“无罪”释放前夕病死监狱中。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12月,百团大战基本结束。
制定囚笼政策的是1939年9月12日 - 1941年7月7日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多田骏。
这是1939年春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提出并制定的侵略政策,并开始在华北地区实施。1941年到1942年,日寇在华北新筑与修复铁路752公里,公路发展到37350公里,封锁沟墙增加到11230公里,新筑碉堡7801个。在敌后抗日军民的反”扫荡“英勇斗争中,”囚笼政策“彻底破产。
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制定的。
多田骏(ただ はやお,1882.2.24-1948.12.16),宫城县人,仙台藩士多田继长子。日本陆军大学25期生。旧日本帝国的陆军大将。中日战争开始不久后任参谋部次长,后历任陆大校长、第3集团军司令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1945年日本战败后作为甲级战犯被捕,在判定其“无罪”释放前夕病死监狱中。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12月,百团大战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