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
临床常用泻药
番泻叶具有泻下导滞的作用,是临床中常用的泻药。《饮片新参》中记载,番泻叶“泄热,利肠腑,通大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番泻叶还具有抗茵、止血及松弛肌肉,解痉等作用。近几年,在临、床上番泻叶还被广泛用于急性胃及十二指肠出血、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治疗中。
【番泻叶小档案】
狭叶番泻叶主产于热带、东非洲的近海及岛屿,阿拉伯南部及印度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尖叶番泻叶主产于埃及尼罗河流域,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属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叶或尖叶番泻叶的叶片均可入药。狭叶番泻叶一般在开花前摘叶,阴干;尖叶番泻叶一般在果实成熟时摘叶,晒干。现代研究发现,狭叶番泻叶含番泻叶苷、芦荟大黄素双蒽酮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山萘素、棕榈酸、硬脂酸等成分;尖叶番泻叶含有番泻叶苷、芦荟大黄素、异鼠李素、山柰酚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泻下导滞。
主治1.适用于热结便秘患者。2.用于急性积滞、肠道闭塞等症。
【真伪鉴别】
正品狭叶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叶端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稍有粘性;正品尖叶番泻叶,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全缘,叶端短尖或微突,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
伪品为耳叶番泻叶,无泻下功效,呈椭圆形或倒卵形,叶端钝圆或微凹,具刺尖,基部大多不对称,全缘,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突出,两面均有较多毛茸,尤以主脉基部及小叶柄处毛茸最密。
【注意事项】
1.番泻叶不宜久服多服,会引起肠道炎症性充血和蠕动增加,产生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并导致体内水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体内水分不足,皮肤干燥发痒,甚至加重便秘。2.可与木香、藿香等药物同用,以减少番泻叶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