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和士官,其实是一个意思!
军士又称士官,最早出自拉丁语“职务”;接着由于法国于15世纪将其设置为军衔,因此军士一词才广泛流传开来,被多国引用。
军士的定义:其身份为职业军人,但在军队中的充当“军官辅助”的角色。而这个“军官辅助”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现行军制中规定的一种级别,指高于兵,低于尉官的军人。
同时再看士官的定义: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很明显士官也就是以前的军士,但由于我国于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度并始设士官一衔,因此之后大多都开始把军士称作士官了(士兵军衔区分为士官、军士、兵3等)。
士官
后来又随着取消了军士长一衔,这就更一步确定了士官的应用范围,所以之后很少有人再使用军士一词了。
综上可以看出,其实军士和士官本是一个意思,都是代表职业士兵,且级别略高于普通士兵。而后期用士官一词代替军士的做法不仅类似本土化,而且设置更为精细和具体,这似乎也代表着国家现代化军事管理的一种进步!
军官与士官的区别:
一、级别不同:
1、军官是武装部队中有权力或指挥职位的人,特指有任职令的人,即是军队干部。
2、士兵是军队中最基层的作战人员,在中国包括士官(职业士兵)与义务兵(普通兵)。
3、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
二、军衔不同:
1、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2、士兵(包含士官)军衔:
称谓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士兵军衔:列兵,上等兵。
三、选拨途径不同:
1、士官一般从服现役期满的士兵中选拔,也有从军外直接招募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成为士官。
2、士兵(这理特指义务兵)是采用征兵制,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进入军队服役。
3、军官选拨途径:
(1)、地方青年,可以通过高考考入部队院校。
(2)、士兵考取军校或者提干。
(3)、部队需要也可以通过特招入伍的方式选拨军官,特招的对象主要是:充实和加强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新学科和重点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补充部队、基层专业技术单位急需的工程技术骨干人才。
军官与士官的区别:
一、级别不同:
1、军官是武装部队中有权力或指挥职位的人,特指有任职令的人,即是军队干部。
2、士兵是军队中最基层的作战人员,在中国包括士官(职业士兵)与义务兵(普通兵)。
3、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
士官和军官的区别有人员不同;级别不同;选拨途径不同;军衔不同。军官是指被授予排级以上职务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被授予相应军衔的现役军人。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普通义务兵。
军士可以在部队干到退休,是军队所需要的特殊人才,士官则不同,随时都可以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