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如何评论万辆车辆滞留海南?

2025-04-25 11:22: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此次春节假期,海南省在旅游接待和应急处置方面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大雾锁岛之际,大量私家车滞留海南,游客心急如焚,给海南省旅游和交通等部门带来极大压力。当前,仍有大批车辆滞留,疏导工作还在持续。在做好后续工作的基础上,由此引发的思考也当持续深入进行。

当地政府应急处置水平有进步

本次万辆私家车滞留海南,由极端天气引发,确实事出有因。海南省相关部门紧急启动一级预案,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全体公务员临时调休为游客车辆让路,这些举措都值得我们点赞。尤其是在疏导游客的过程中,海南岛的众多居民和志愿者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为疏导工作献力出策,与政府部门一道投入到服务保障工作当中,让人感到温暖。

从本次游客大范围滞留事件的应急处置来看,海南省相关部门做了该做的工作。尽管结果未能让许多游客满意,但短时间内相关部门做出的反应和迸发的能量,体现出了管理水平的进步。

然而,思考本次事件的处理,不应仅仅停留于短时间内的应急处置,而是应该拉长视线,从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事件本身。尤其是在“预防”和“阻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方面,我们理应有更深的思考和更大的作为。

海南岛承载能力有限 未来应有预警措施

在全国游客心目当中,海南岛自有其旖旎的风光和独特的魅力。每至冬季尤其是春节期间,海南更是全国游客心目中令人向往的热门目的地。来自天南海北的大量游客短时间内汇聚岛上,一旦遇到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出现人员滞留或交通梗阻的突发事件,并非小概率事件。

事实上,前些年春节期间,在海南的一些热门景点游客蜂拥而至,人挤人人挨人的现象已经多次出现。在一些通往景区的交通要道上,大堵车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些现象已经屡次提示我们,重点景区乃至全岛的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已逼近极限。实际上,早在2014年,海南岛假日期间游客自驾游井喷,三亚、海口等地交通一度瘫痪。对此,海南方面当年曾表示将出台措施适度控制自驾游入岛车辆。 这几年来,自驾游车辆年均两位数增长,游客和车辆入岛,是否真的应来者不拒?

依道理而言,海南是离岛,有多少车辆进入海南,港口方面能够充分掌握,这也为限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优势。未来,有没可能针对这些车辆进行限流?如何限流才会确保更好的旅游体验,不至于堵在囧途?特别是,根据气象特点,琼州海峡每年12月至3月雾较多,且多为平流雾,是否应该为极端天气的可能发生留足运力余量,根据运力的余裕程度来考虑接待游客的数量,这些课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海南要建立数据岛、智慧岛的背景下,这样的课题显得突出和迫切。

发展旅游和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平衡值得思考

此次万辆车辆滞留海南,不仅是旅游体验的问题,其背后的本质还在于发展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取得平衡。限制游客不是单纯的从运力的角度考虑,也应该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

前一段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曾批评海南在一些领域为发展经济突破生态底线,海南之后也依据环保督察组的意见认真整改。保护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公众的期待,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样是公众的期待。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生态容量有限。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如果对于年均两位数增幅的自驾游进岛车辆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一旦涌进大量的外来车辆,虽然短期内能够带来比较大的旅游消费增量,但是不是符合海南岛的长远发展?这对海南岛的旅游品质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有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次游客大滞留事件,我们看到了海南有关方面紧急处理的能力,还有当地民众的热情,也当从中看到不足。做好长远统筹和规划,才能更加气定神闲地从容处置各种应急状况。

如果说“国际旅游岛”五个字当中,“岛”是上天所赐的瑰宝,以“国际”标准做好“旅游”管理这篇大文章则事在人为。距离这个目标,海南尚有距离,还需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