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力作《乱》据说取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黑泽选择的背景是日本的战国时代,这就体现了大导演的睿智。也只有诸候割据的时代,才最适于表现乱世中人们的残酷、背信弃义以及欲求平静友爱而不可得的悲哀。 一开始,那个海野平原最强大的诸候王一文字秀虎就已经老了。他十七岁揭竿,暴戾成性,杀了无数人,烧了无数城,创下这份基业。三个儿子围在他身边。长子孝虎、次子次郎的妻子都是诸候王的女儿。当年,一文字秀虎杀了枫的父兄,逼枫母自杀,将枫嫁给长子孝虎为妻;他还杀了默的父亲,默的弟弟刺瞎双目才逃得一命,默被迫嫁次郎为妻。如今,三郎直虎尚未婚配,铃木、寿贺两个诸候王都想把女儿嫁给三郎,好在一文字秀虎家族庞大的家业里插上一脚。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一文字秀虎居然睡着了! 三郎可怜父亲已经衰老,一文字秀虎也感力乏。他把主城交给太郎,第二城交给次郎,第三城交给三郎,并嘱咐他们要休戚与共。太郎次郎声称要帮父亲挑重担,实质上是索要权力。三郎坚决反对,他说父亲早已树立了背信弃义的榜样,父亲的设计只能是奢望。秀虎被激怒了,将三郎与袒护三郎的诤臣平山流放。侍奉他的小丑抱着他的脚拦他,也没拦住。 走投无路的三郎被寿贺招作上门女婿。三郎临走吩咐平山要偷偷跟着一文字秀虎。 一文字秀虎回到第一城,准备搬到副城去。搬家队伍与枫搬家的队伍狭路相逢,枫不肯让路。一文字秀虎的妃子们跪拜枫的场景,令一文字秀虎心理极不平衡。但是更难堪的事接着来了,太郎逼一文字秀虎交出最后一点权力。秀虎责问太郎受枫摆布,太郎回答说:母鸡一叫,公鸡就打鸣。 走投无路的一文字秀虎带着三十多名侍从去第二城投奔次郎。他问默恨不恨他?正在念佛的默回答说不。秀虎惊异于默和枫截然不同的态度。然而次郎却说他只能接收父王,而不能接收侍从。一文字秀虎伤心到极点:"一个人怎么生活?能独自生活的,那是野兽!" 一文字秀虎不得不和他的随从们露宿荒野。这时平山出现,送他粮食,告诉他第三城里三郎的兵将都去寿贺处寻找三郎了,第三城归另外二将管辖。有侍从提议去第三城,平山阻拦,小丑也说:"地狱在眼前,天堂在远处。"但是平山和小丑被抛弃了。 夜半,太郎与次郎一起来追杀父王,守城二将也攻打宫室。原来他们串通好了的。一文字秀虎的侍卫都战死了,妃子们也都自杀。一文字秀虎看到宫室下次郎的大将铁杀死了太郎,他疯了。 平山与小丑找到疯了的一文字秀虎,带到一个废墟躲藏。小丑问一文字秀虎:"你还记得吗?这是你亲手烧掉的城堡。"原来这就是默的故乡。一文字秀虎惘然。平山要带一文字秀虎去寿贺投奔三郎,一文字秀虎却认为自己没脸见他。 枫向次郎献上太郎那象征权力的头盔,趁机引诱次郎。与次郎发生关系后,她娇声媚态,逼次郎杀掉原配默。次郎叫铁去杀默,铁却带了一只石狐狸头回来,向次郎说阴险的女人是专门败坏基业的狐狸。 默被铁放走后,带着瞎弟弟逃到废墟。一文字秀虎见到默,大受刺激。三郎带着人马接一文字秀虎来了,次郎听了枫的话,决定和三郎战一场。铁及其他大将竭力劝阻,说铃木与寿贺都已带兵前来,只等着两败俱伤之时抢夺一文字家族的基业,枫却派人请次郎参加出征宴,并教次郎拖住三郎大批人马,让三郎独自寻找一文字秀虎,寻机伏击。三郎果真只带着平山去找一文字秀虎,一文字秀虎躺在石缝里一动不动,他说那是棺材。他躺在"棺材"里看天,天上风云瞬息万变。一文字秀虎喃喃自问:"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代?" 一文字秀虎终于被三郎的孝心打动,他骑在三郎马后说,等到只有他和三郎两个的时候,他要和三郎说很多很多心里话。父子欢笑之时,一声枪响,三郎从马上栽下去。一文字秀虎大恸,伏尸痛哭。他问平山和小丑为什么还活着,而三郎却死了。他所有的希望都随着三郎去了,只有自杀。 铃木、寿贺大兵压境,铁却带回"三郎的头"。次郎打开一看,不过是猪头而已。铁借此骂次郎 是猪头。次郎匆匆前去寻找枫问计,铁问:"一文字家族的首领是陛下还是枫?我追随的是陛下,不是枫!"他抢在次郎前边闯入枫的房间责骂枫,枫面无表情地说这座城本是她家的城,这一切正是她所期望的。铁不顾一切杀了枫,但又能怎样?一文字家族注定要灭亡了。 默放心不下她的侍女,要回城看看。临走交给弟弟一幅佛像,说佛祖会保护弟弟。然而默一去不复返。瞎弟弟走到了危崖却浑然不知,一个踉跄将画掉落。惨淡斜阳下,佛在废墟上微笑。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代?岂止是黑泽明镜头下的日本战国,大凡乱世,莫不如此。疯狂是乱世的特征。就象三郎说的:"我们生在乱世,不背信弃义就无法生存。"兄弟相残的太郎与次郎、被仇恨支配的枫……他们的死固然是自找,但是善良的人们照样也逃不脱悲惨的命运。三郎淡泊于权势,仍有人追杀他。默日日念佛,对杀害父母的仇人都没有恨意,结果被迫逃亡,仍没有捡回性命。她所信仰的佛祖早被乱世所弃,留在废墟了。乱世就象是默的瞎弟弟--盲人临深渊,毁灭近在咫尺。没有人能够逃脱毁灭的命运,没有人能够得到一丝安宁。 平山说:"这就是人世!人哪,追求的主要不是幸福而是悲戚,主要不是安宁而是痛苦!"。是谁在诅咒人世的残酷?是谁毁灭了这个以毁灭建国的家族?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受长女和次女欺骗,悲愤而死。黑泽镜头下的一文字秀虎,亲手制造了这场骨肉相煎的悲剧。当他被自己的儿子逼疯,踉跄在茫茫原野,见到的除了秋草就是废墟。多年的战乱,已经使海野平原千疮百孔。战争,不管在哪里,都意味着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直到影片结束,黑泽明也没有说清楚到底是谁杀害了三郎。不过这正是黑泽明的高明之处。他就这样简洁地,表现出人人都想杀害三郎的内心隐秘。他不说,比说了更清楚。 这部耗资24亿日元的影片被黑泽明称作是自己平生的代表作品,因为他心目中对电影的要求,都在此片中到位、准确地表现在银幕上了。
楼上的就剧情而言已经是说的很详细了,谢谢!
实在是很喜欢这部电影,足以让现在的张艺谋 陈凯歌徐克们感到汗颜!
转贴一篇影评,感受一下剧情之外的东西:
人性之悲--黑泽明《乱》20周年纪念
作者:gmzyq
“当你拍一部电影,你和主角同样处于电影中,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遭受苦难……那就是电影。”
——黑泽明
人性之悲--黑泽明《乱》20周年纪念
第一次接触黑泽明的电影,是在多年前的一个寒冷的下午,春节的喜气萦绕在心头,我无所事事的靠在沙发上,手上的遥控器不停的被按动,终于无奈的停在了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上,印象中很多年前就已经放过这部电影了,但是直到当时我还没有看过,对黑泽明的印象还停留在书刊杂志的简短介绍上,一直以为他仅仅是黑白片时代如同瓦特蒸气机一般已经只能放进博物馆的产物了。主持人念台词一般的介绍说这是电影大师的作品,几个嘉宾也跟着奉承,终于等来了“广告之后请接着欣赏……”,在几分钟的广告之后,电影终于开场了。
最开始的镜头很有日本特色,东方的另外一个民族独特的服装和习俗在非常具有绘画风格的镜头下逐渐吸引了我,当然这种吸引最开始还包含了因不熟悉所以带有猎奇的成分,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我的心逐渐随着剧中人物的脉搏一起跳动,当一文字秀虎惊奇的发现三城已经被太郎和二郎所围困的时候,我也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
乌云遮日,火光冲天,人性的残忍在大师的光影下暴露无遗,听不到马蹄声,也听不到兵戈的铮铮作响,耳边只有凄惨哀伤的音乐,直到一声枪响划破长空,太郎从马上摔了下来,人群纷纷给秀虎让开一条道,秀虎踉踉跄跄的走出了三城。那一刻我彻底的被黑泽明所营造的声光世界所震惊了,以至于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嫉妒,嫉妒这部东方电影居然不是中国电影,这也许是多年对国产电影的失望所导致的,这种失望在看完《十面埋伏》后达到了顶点,乃至绝望。
当秀虎疯疯癫癫的在茂密的草丛中采集野花的时候,疾风吹过,狂草在风中如同火焰一般的摇摆,这是象征人类坚韧不拔的个性,还是意味着人的命运如同飘浮不定的狂风中的野草一般无法自主只能随波逐流呢?
战争,战争,从来都不曾改变。永远是人类的愚昧和私欲挑起了战争,永远是人类的残忍和卑鄙暴露在战争中,永远是人类的良知和忠诚被战火焚烧,而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都是毁灭和痛苦。
当末夫人兴奋的对鹤丸说“看,我们的城”的时候,得到的是鹤丸疑惑的“在哪里呢”的回答。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瞎子,即使看不见残墙断壁,也无法掩饰内心中对此痛苦的回忆。
最后,当鹤丸孤独的屹立在城墙上的时候,观音像从手中滑落落下悬崖,等待他的将是未知的命运的深渊,那一刻我感受到的真的是无法比拟的凄凉。
人不求安宁但求悲伤,以至于神佛也在为人类哭泣,这便是黑泽明大师借平山之口所做的总结,然而,这部电影所带给人的思考,却远非如此简单。
欣赏完这部影片,黑泽明这个曾经还是很陌生的名字立刻让我肃然起敬,毫不夸张的说,它让我不光让我对导演本人,也对整个日本电影充满了敬意。
“我下笔时浑然天成,仿佛做梦一样。”
“是的,我贪婪的吞噬这片自然美景。之后,画作就自然的呈现在我眼前。想要克制实在是太难了。”
“我埋头苦干,像火车头般无情的驱策自己。”
——黑泽明电影《梦》中凡高语
黑泽明本人一直视荷兰画家凡高为榜样,在他的非常个人化的电影《梦》中,就有一个梦是关于凡高的,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代表作《愤怒的公牛》、《出租汽车司机》、《好家伙》)在片中客串凡高的角色,黑泽明便借凡高之后表明了自己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黑泽明生于1910年,在做了多年的助理导演之后终于在1943年开始正式成为一个导演执导《姿三四郎》,1950年的《罗生门》让他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让西方对东方电影刮目相看,他的威望跨越了国界,1965年之前,他在22年时间里拍摄了24部影片,其中包括《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和《战国英豪》等佳作,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摄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这已经传为佳话。那段时间,无论是影片质量还是其勤奋严谨的态度都让人起敬。
然而在1965年完成《红胡子》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在日本,电视剧逐渐的挤压电影的生存空间黑泽明这样的老一代工作者似乎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于是此后数年都没有人愿意为他投资,落泊的黑泽明也因此离开了工作多年的东宝电影公司。
1968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宣布,黑泽明成为在战争巨片《虎!虎!虎!》(偷袭珍珠港)中负责日本部分的导演。然而开拍仅三周,黑泽明就告别了剧组,最终《虎!虎!虎!》成为战争片经典,但是里面却没有任何黑泽明执导的内容。
在沉寂多年之后,黑泽明的在1970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没有季节的城市》,然而迎接他的是票房的惨败和纷至沓来的批评声,人们已经遗忘了这位曾经为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带来荣光的导演。此时的黑泽明已经不堪重负,在家中割腕二十一处企图自杀,所幸最终被救活。
几年后重新振作起来的黑泽明接受了苏联(当时苏联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商业的考虑很少,只注重名气)的邀请拍摄了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这部完成于1975年影片获得了莫斯科影展金奖(跟国内的金鸡百花奖差不多),并且由苏联选送并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然而,缺乏资金依旧困扰着这位大师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入不敷出让这位电影大师甚至得接拍广告来谋生(张艺谋这些年也在拍广告,但是性质完全不同)。
终于大洋彼岸的大师的崇拜者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导演)和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导演)努力下,黑泽明终于得到了资金拍摄了史诗片《影子武士》(影武者,1980年),这部史诗影片在嘎那电影节上捧走了金棕榈,然而却遭到了缺乏人文关怀的批评。虽然获奖,但是缺乏资金的阴影依旧如影随形。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乱》诞生了。
《乱》的故事大纲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然而黑泽明不是照本宣科式的改编,而是进行了完全的重构,因此《乱》才被誉为改编莎士比亚戏剧的典范之作。和同一时间的另外一部不朽作品《美国往事》一样,几年内都找不到投资,黑泽明只能一幅又一幅的回执电影镜头的手绘稿,居然回执了几百幅,今天再来比较这些手绘稿会发现它们都居然被如实的排成了电影画面。
这时,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伸出了援手,两位对黑泽明顶膜礼拜的好莱坞大导演出资让已经75岁高龄的大师完成了这部惊世之作。
这部耗资一千多万美元的电影在当时是日本投资最大的影片,全片共动用演职员3万人,战马15000匹,还烧毁了为拍摄而修建的三座城堡(为了达到导演要求的浓烟和烈火效果,城堡还大量使用了专程从美国空运过来的木材)。黑泽明曾经说过:“在我开始拍摄彩色电影的时候,日本彩色电影已开始了几年,我想彩色电影的灯光一定不同于黑白电影,对当时日本彩色电影的灯光,我并不满意,我需要更强的色彩感觉、更鲜艳的颜色。”这种对待色彩的理念,贯穿了《影子武士》,也延续到了《乱》中在这部影片中,人物服侍和场景、天空的颜色和剧情完全融为一体,在加上绘画风格的严格构图方式,黑泽明彻底的展现了自己集编剧导演剪辑等多个职位于一身的能力和自己的绘画功底。
《乱》的片名其实国人都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毕竟它是一个飘扬过海汉字。英文名曾译为chaos(混乱、混沌),也许是考虑西方人不习惯“乱世”这个说法,后来统一译为ran(run的过去式,意味运动、蔓延),暗示片中建城、焚城这种无休止的循环。
影片在1985年六一儿童节那天在日本公映,迎接他的,依旧是潮水般的批评,很多媒体声称这是一部非常迎合西方的电影,正如同几年前国人批评李安的《卧虎藏龙》一样。三个多月后《乱》在美国上映,引起了西方的轰动,获得了众多奖项,包括1986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布景,尤其是被美国影评人协会评选为年度最佳影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居然没有把《乱》作为本国影片选送到奥斯卡上参加外语片评选,让《乱》丢掉了这个奖项,不过今天看来,这部影片的成就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奖项能够肯定得了的了。
要特别注意得是斯皮尔博格和卢卡斯投资的回报仅仅是《乱》的日本外票房,而由于《乱》在国外上映依旧使用了日文原声加字幕的方式让普通观众很不习惯(《卧虎藏龙》在北美上映的时候李安也坚持不要英文配音),在美国票房不佳,仅仅只有三百多万美元的票房,两人的投资大部分都没有收回,不过这几位好莱坞大亨却都没有停止对黑泽明的支持,此后的几部影片的拍摄资金都是由他们提供的。
《乱》可以说是黑泽明一生的总结,九十年代后他所拍摄的几部电影都非常的个人风格化,已经完全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心态了,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拍摄电影,直到1998年9月6日在家中去世时,享年88岁,5000人参加了他的会。
谨以此文纪念《乱》诞生20周年。
----------------------------------------------------------------------------------------
“他是电影领域的莎士比亚。”
——斯皮尔博格
“他的作品竟能毫无轩轾。从内到外,他是不折不扣的巨人。”
——焦雄屏
“再也不会有黑泽明了。但他是不死的,因为电影不死。”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