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第一步是什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2025-02-25 15:59: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认为 学佛的第一步嘛 是一颗心 一颗向佛的心 你不信佛 谈何学佛 补充: 另附: 1、 受戒 是学佛的第一步 很多人都对学佛不知从何入手,同时因为 佛教 的博大的精神而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密宗学佛人,只知道灌顶确不知道灌顶以后要做什么?有的人理论极其精通却连基本的别解脱戒律都未守持。这都是因为没有对佛教的总核心未掌握而造成。 三藏 佛法 的核心是 戒定慧 三学,三学中戒学是基础。现在 末法时代 ,我们学佛人的根基与客观环境都不如从前,破戒障缘大大增加, 持戒 难度越来越大,但是,现时若能守持清净戒律,所获得的功德也远远超过正法时代。《 佛说无量寿经 》云:“汝等于是广植德本, 布恩 施慧勿犯道禁,忍辱 精进 一 心智 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 斋戒 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 毛发 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我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等持王经》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幔饮食等若干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我们获得人身很不容易,寿命无常,我们这个身体也会毁坏,如今我们已经遇到了佛法,懂得持戒修行,应当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末法时期 甚至只持一条不杀戒,这个功德也非常大。因此,宁舍生命也要护持清净的戒体,使自己的心相 续保 持清净。 总的来说,戒律有三种:外别解脱戒、内 菩萨戒 、密三昧耶戒。对于我们初入佛门人来说,首先应该从别解脱戒开始守持,而后守持菩萨戒一直到顶乘的密乘戒,这个是一个学佛人的台阶,前前是后后的基础。《 佛子行 三十七颂》云:“无戒自利尚不成,若欲 利他 岂可能,是故无存贪有心,护持净戒佛了行。”所以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若没有守持戒律应该及时受戒,学密宗的人应该知道自己守持戒律的范畴,不然就如 法王如意宝 说的:“一切胜生定圆乐,皆从依此而生故,破戒恶趣漂无垠,勿令自迷应取舍。” 如何能够守持戒律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正知、正念、不放逸(谨慎),只有如此,才能护持清净戒律。同时通过听闻佛法获得正知。然后通过正念对治自己的烦恼,通过忆念轮回的痛苦而对破戒恐惧对治自己的放逸。这样才能真正的守持好清净的戒律。 只要通过受戒真正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若无戒则非是学佛之人,外道和内道的区别就是以戒来划分,故受持戒律是我们学佛人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补充: 另附: 学佛第一步__初发菩提心 观经云: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 道心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 及 观世音 、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 三七 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⑴,住欢喜地⑵。 是名上品下生者。 过去久远不可计劫生死中。时以重烦恼。起身口意业故。堕在八大地狱。所谓阿诃诃地狱。阿婆婆地狱。阿达多地狱。铜釜大铜釜。 黑石 大黑石。乃至火车地狱。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共两人并挽火车。牛头阿傍在车上坐。缄唇切齿。 张目 吹火。口眼耳 鼻烟 炎俱起。身体殊大。臂脚盘结。其色赤黑。手执铁杖随而鞭之。我时苦痛努力挽车。力励前进。时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后。是时牛头阿傍以铁叉刺腹。铁杖鞭背。血出沐浴随体而流。其人苦痛高声大唤苦痛难忍。或称父母。或称妻子。虽作如是唱唤无益于己。我时见是受大苦恼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发菩提心。为此众 罪人 故。劝请牛头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怜愍。小复加哀垂慈怜愍。牛头阿傍闻已心生嗔恚。寻以铁叉前刺我颈。寻时命终。即得脱于火车地狱百劫中罪。我以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故。即脱火车地狱之罪。 尔时会中有一大菩萨 摩诃萨 。名曰喜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合掌 仰白如来。而作是言。菩萨云何知恩报恩。佛告喜王菩萨。 善男子 。 谛听 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发菩提心云何而发。菩萨因何事故。所以能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发三 菩提心 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 大涅槃 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 般若波罗蜜 。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是故初发菩提心者。则得名为菩提因缘。众生因缘。正义因缘。三十七助道法因缘。摄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萨名为大善。亦名一切众生善根。能破一切众生身口意等三业诸恶。一切世间所有誓愿。及 出世间 所有誓愿。无有能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誓愿无胜无上。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有五事。一者性。二者行。三者境界。四者功德。五者增长。菩萨若能发菩提心。则得名为菩萨摩诃萨。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大乘行。是故初发菩提心。即能摄取一切善法。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修行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发心终不能得。是故发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本。菩萨摩诃萨见苦众生心生怜愍。是故菩萨因 慈悲心 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能习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发心名为根本。发菩提心故行菩萨尸罗。是故发心名根名因。名枝名叶。亦名华名果。亦名为子。菩萨发心毕竟不毕竟。毕竟者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退失。不毕竟者有退有失。退有二种。毕竟退。不毕竟退。毕竟退者。终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能推求修习其法。不毕竟退者。求菩提心修习其法。是菩提心有四种。 尔时喜王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知恩自发菩提心。菩萨报恩教一切众生令发菩提心者。如来世尊于生死时。初发菩提心。因何事发。佛言。善男子。过去久远不可计劫生死中。时以重烦恼。起身口意业故。堕在八大地狱。所谓阿诃诃地狱。阿婆婆地狱。阿达多地狱。铜釜大铜釜。黑石大黑石。乃至火车地狱。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共两人并挽火车。牛头阿傍在车上坐。缄唇切齿。张目吹火。口眼耳鼻烟炎俱起。身体殊大。臂脚盘结。其色赤黑。手执铁杖随而鞭之。我时苦痛努力挽车。力励前进。时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后。是时牛头阿傍以铁叉刺腹。铁杖鞭背。血出沐浴随体而流。其人苦痛高声大唤苦痛难忍。或称父母。或称妻子。虽作如是唱唤无益于己。我时见是受大苦恼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发菩提心。为此众罪人故。劝请牛头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怜愍。小复加哀垂慈怜愍。牛头阿傍闻已心生嗔恚。寻以铁叉前刺我颈。寻时命终。即得脱于火车地狱百劫中罪。我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脱火车地狱之罪。 佛告喜王。挽火车者今我身是。因发菩提心故疾得成佛。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悭心。或因欢喜。或因烦恼。或因恩 爱别离 。或因怨憎和合。或因亲近 善知识 。或因恶友。或因见佛。或因闻法。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各各不同。喜王当知。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其事如是。说是法时。万八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大众中有得须陀洹乃至 阿罗汉 。时 天龙 鬼 神人 及非人。亦能发 声闻 辟支佛 心。闻法欢喜。 头面 作礼。右绕而去。

回答2:

大家常安!六时吉祥!
我们学佛投什么 ?…

也许你学到了
很多佛学知识

所以你就掉进网络里
将学到的知识
重复来重复去的戏论
修行人被“法障”亦是迷
所以经云:“搬粪出”
而荒费了时光不得受益 、

真正的学佛修行
就是当下能得到
受益感的成就
就说明你学佛学对了 、

但前提是
只有在修行方面有了进步
念佛方面有了精进 “次第”
你才能真正消业障增智慧
才能得到真正的  “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