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观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5-04-23 04:12: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的心理过程就是内部主观感觉(认知)心里,和外部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打个比方吧。
你到动物园去看老虎,你会不会害怕呢?
当然不会。这就是典型的外部环境(客观世界)与内部认知(主观感受)
相结合的过程。
“老虎在笼子里”这就是一个客观的环境刺激,你之所以不害怕,是因为这个刺激在进入了人的心理之后,被主观认知“加工”了一遍,即,它没法伤害你。
所以最后,你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你并不害怕,因为你判断它没法伤害你。
同样的例子,要是你在原始森林见到一只老虎,你就会吓得飞快的跑。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你的主管认知对于这个环境的认识不同了,即,老虎可能会吃了你,这就是你的内部加工环境得出的结论。
所谓“客观”就是(外部环境),所谓“主观”就是(内部认知……等一系列的心理加工过程)。
外部环境就是“刺激”,这个客观的刺激,进入人的内部之后,就必然会被人主观的加工,最后做出行为反应。
正因为每个人的主观世界都不一样,所以导致同样的刺激环境会造成完全不同的行为反应。
比如说,外部环境的客观刺激一样,比如别人踩你脚了。
但这个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人,就有不同结果,因为每个人的主观世界不同,有的人把这个刺激加工成挑衅故意,有的人则会觉得这个刺激是别人无心的,并不在意。
所以主观作用不同,最后对待这个刺激的行为反应也就肯定不同了。
不知道你理解了没有,没理解可以追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