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在Ⅳ型坦克上试装了滚压式扫雷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苏、美等国相继使用了多种坦克扫雷器,如英国在“马蒂尔达”坦克上安装了“蝎”型打击式扫雷器,苏联在T-55坦克上安装了挖掘和爆破扫雷器,美国在M4和M4A3坦克上分别安装了 T-1型滚压式和T5E1型挖掘式扫雷器等。这些扫雷坦克在战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扫雷速度低,扫雷器结构笨重,运输和安装困难。20世纪50~60年代,扫雷坦克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也有很大提高。装有滚压式或挖掘式扫雷器的扫雷坦克,减轻了重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扫雷速度。扫雷器与坦克的联接方式简单可靠,并易于装卸和操作。由于固体燃料火箭技术的发展,英、美、苏等国陆续将火箭爆破扫雷器安装在拖车或坦克上使用。7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在复杂条件下的扫雷需要,一些国家在坦克上安装了挖掘和滚压相结合、挖掘和爆破相结合的混合扫雷装置。许多国家在发展扫雷坦克的同时,还研制和装备了各种专用装甲扫雷车。如苏联在ПT-76 坦克改进型的底盘上安装了三具火箭爆破扫雷器。美国装备了爆破和挖掘相结合的LVTE装甲扫雷车。由于多数反坦克车底地雷使用磁感应引信,一些国家已开始研制磁感应扫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