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搭建大棚种植葡萄

2025-05-01 14:43: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9—10月,在1年生密植葡萄园上建大棚。第二年初夏即可收获上市。北方地区为日光温室,东西向微拱式,北面有后墙。跨度7—9米,长50—70米。后墙及两个山墙采用砖土结构,厚50—80厘米,后墙高2—2.5米,脊高3米左右,距后墙1.2—1.5米。支柱为钢筋水泥柱,架材为竹木,后背铺50厘米厚的玉米秸,用土压实。长江流域为塑料大棚,南北向拱形,跨度5—7米,长30—50米,高3米。可采用竹木、水泥预制件、钢管做骨架。棚膜均采用透光保温性好的聚氯乙烯无滴膜,四周压入土中。日光温室距5米留一个长、宽为0.8×0.5米的通风口,上覆棚膜或手拉式草帘。届时在大棚上扣膜,每年换用新膜。

  大棚葡萄的种植:建园

  1、大棚结构采用单栋或拱形钢管或竹木棚,棚宽6~8米,肩宽1.6~2.0米,顶高2.8~3.2米,长不限,南北向,覆盖薄膜采用聚氯乙烯长寿膜或乙烯-醋酸乙烯膜等。

  2、架式每棚栽培两行,行距为3~4米,采用“Y”形或“双十字” 形篱架或每棚栽植1~2行顶高1.8~2.0米的拱形小棚架。

  大棚葡萄的种植:定植

  1、定植前准备:开直通大沟,深60~80厘米,宽80厘米,长不限。以每4~

  4.5米间距埋水泥柱,以每亩5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混合加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作基肥,并与土充分拌匀翻入沟中,准备定植。

  2、定植:成苗在冬季12月或春季2~3月定植完成。电温床育苗在1月下旬~2月上旬催根,4月中下旬出圃定植。大棚内栽植二行,行距3~4米;株距:树势强的品种为1.5~2米,弱势品种为1米。当年幼苗实行避雨栽培。

  大棚葡萄的种植:栽培要点

  1、促成栽培:葡萄冬季休眠需低温时数7.2℃以下约1500-2000小时,充分的低温休眠可提高发芽和开花的整齐度。在江浙沪常年月1月底至2月上旬结束休眠,因而2月上旬是保温(不加温)大棚覆膜的最佳时期,此时已避开全年最低

  温度(1月),温度开始缓慢上升,充分利用光能,利于蓄热保温。如在冬季落叶后(1-12月),用20%石灰氮液处理一年生枝芽,对葡萄有明显的提早一周左右破眠、萌芽、开花、结果的效应。对保温或加温大棚均适当提早覆盖。石灰氮先用温水搅拌溶解,沉淀后的清液,随时随用,可用毛刷涂刷休眠的芽眼,而对花质量无不良影响。

  2、覆膜后萌芽前的管理

  棚内保温和保湿

  覆膜后大棚应保持日温28℃,夜温不低于10℃。事实上2月份江、浙、沪一带棚内外温度差需保持15℃以上,才能使大棚内达到理想的温度,大棚内温度高低地萌芽早晚的决定因素,而提高夜温则比提高昼温更重要。

  增加棚内温度的方法

  采用双层膜覆盖或在植株上浮面覆盖薄膜,根际覆膜等,增加地温;棚西北面加风障档风提高棚温等。

  薄膜选择与覆膜

  薄膜的强度高低地南方大棚葡萄栽培的重要因素,夏季高温、强紫外线照射使用薄膜迅速老化,经初秋台风袭击使薄膜损坏漏水,导致果实发生病害。目前国内生产的高强度塑料薄膜地理想的抗老长寿膜。早熟品种从2月覆盖到8月果实采收后揭膜;晚熟品种从3月覆盖至9月果实采收,历时均不越过半年,长寿膜老化不明显,因而可以连续使用2季(2年)。但晚熟品种每档棚架均需加上压膜线,以增加抗风能力,膜取下需第上标签注明棚号,以备用来年盖在相同棚上,大棚膜幅以8米为宜,可以直接覆盖两侧,有利于避雨控水。促成栽培大棚(早、中熟品种)上盖薄膜,下拦围裙保温;避雨栽培大棚(晚熟品种)无需保温,可以不加裙边,使两侧通风性更好,有利于延后成熟。

  覆膜前大棚内充分灌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萌芽期间保持90%以上高湿,有利于萌芽整齐,如萌芽前大棚内空气湿度过低,枝芽过干,会推迟萌芽,甚至枯芽。覆膜后大棚内充分灌水会导致土温下降,因而尽量避免覆盖后中途灌水,可以采取枝上喷水的方法提高芽的湿润度。

  

回答2:

建棚及扣棚:9-10月,在1年生密植葡萄园上建大棚。发生病害,可喷施曼哈顿果树杀菌剂。第二年初夏即可收获上市。日光温室距5米留一个长、宽为0.8×0.5米的通风口,上覆棚膜或手拉式草帘。届时在大棚上扣膜,每年换用新膜。葡萄从落叶开始休眠,一般2个月左右完成自然休眠。完成自然休眠后仍可扣棚升温。由北至南,葡萄开始落叶时间为10月底至11月底,相应扣棚时间为12月中下旬至元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