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不是春天吗 过去了为什么还这么冷 难道是春分 到底哪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2025-02-24 17:06: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立春”不是春。“立”是“将要”的意思,虽然不是,但是快了。常言道: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春寒”也是很冷的。因此,不要因为立春到了,就忽略了气温的变化。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民间关于立春天气的谚语是很多,比如“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大家可以观察立春那天是否天晴,来判断立春之后还要冷多久。

正所谓“春捂秋冻、倒春寒”,立春之后的天气也不是马上就会暖起来的。常言道:“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立春一般是在 “六九” 的第一天,也就是二月初。“12 月、1 月、2 月”这三个月是冬天,所以天气转暖不明显。到了 3 月初,气温才好明显回升。

“立春”节气来得早,并不表示春天也会早早到来。连续五天的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才能算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

惊蛰节气就不会再冷了,即公历3月初,二十四节气认为,到 “惊蛰” 前后结束了冬天。大约公历3月初冬季结束.

立春的确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节,春天会给人们以生机,农作物也开始准备发芽,小树也即将要穿上绿色的新装,人们在立春的时候还会有一些习俗,比如吃春饼。每年立春这一天各个春饼店都是人满为患,在家里晚餐也几乎都会是春饼,春饼的确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回答2: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春分是春天正在进行中。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所对应的地域是位于黄赤交角的岭南地区。

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回答3:

立春一般都春节前后,那会儿一般还较冷,也有例外,记得小学时有一年过年时就能放风筝了,春风习习啊。这几年都是清明时才“浅草才能没马蹄”,现在是早春,偶尔有春风了,数九完了就真正春天了,

回答4:

其实一直都这么冷,因为即使像苏州这样的江南小镇也要到3月底才能进入真正地春天,北方则更晚。

回答5:

春天,是指气象学上的春天,是跟进连续多少天的平均气温来衡量的。
立春、春分之类的,是节气上的,不完全准确,是一个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