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妇女节的作文。

不要太恶心的。在800字左右就可以了
2025-02-25 05:37: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午,我回到家,发现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但就是不见妈妈。突然,我听到一阵洗衣服的声音,到洗衣台前一看,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说:“妈妈,您去吃饭,我来洗。因为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要让您高兴。”“你行吗?”妈妈笑着问。“行”我说。妈妈半信半疑地吃饭去了。

我抱起袖子,拿出一件衣服,用水泡湿,然后抹上肥皂,再用力搓。搓呀搓,我的手都搓红了,但衣服上还有一点儿油污没搓干净。我只好用刷子涮,涮好后再用清水把衣服洗干净。我洗了几件衣服,妈妈来了,看着我卖力地样子,妈妈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欣慰。

晚上,我又抢着帮妈妈洗碗,我把洗好的碗筷摆放得整整齐齐。妈妈看了,微笑着说:“原来这就是尧尧送给我的节日‘礼物’!”

今天我虽然比往常累些,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让妈妈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难忘的一天—―献给三八妇女节的妈妈

2004年3月5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中午,我们早早的吃了饭,妈妈用自行车驮着我上街,我可高兴了,因为妈妈带我去选毛笔和墨汁,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
我们来到小镇上,精挑细选,妈妈一会儿瞧瞧这支,一会儿看看那支;一会儿注意笔尖,一会儿用水润了润笔锋,用毛笔尖在手上顺时针旋转,我正纳闷,妈妈告书我,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查笔毛的质量,如果旋转时笔毛出现了分叉,就不好用了。我兴奋极了,因为我学到了选择毛笔的方法。
我和妈妈整理好笔,放在自行车前面的蓝子里,我坐在妈妈的背后,手抱着妈妈的腰,哼着欢快的歌回家……
回家的路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下坡时,妈妈的自行车前轮绊到了一块石头,只听妈妈叫了一声:“不好!”我和妈妈滚到了布满石渣的路上,为了保护我,不让自行车压着我,妈妈情急生智,将自行车往外一推,另外一只手揽住我,我从妈妈背上滑了下来。等我从地上起来,才发现妈妈还趴在地上,一声未吭,也许是太疼了,也许妈妈不愿意让我吓着,妈妈紧紧地用手捂着额头,鲜血还是从妈妈的指缝里浸了出来,我吓坏了,焦急地叫到:“妈妈,你怎么了?”过了好一阵子,妈妈才抬起头来,看着我,小声地说:“没什么,勇敢一点,妈妈再休息一会儿。”我紧张得很,眼泪快掉出来了,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我对妈妈说,我回去叫奶奶,说着,就向前跑去。刚跑不远,妈妈叫住了我,“儿子,别回去了,你在路上又急又怕,车辆多,撞到你怎么办?爸爸、爷爷都不在家,你奶奶脚又不方便,一着急,那可不好了!”
我看着妈妈痛苦又着急的表情,也就罢了。等妈妈休息了一会,我帮妈妈扶起自行车,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我去叫医院的外科主任-张伯伯。我和张伯伯回家时,看见妈妈正对着镜子清冼伤口。等妈妈去医院缝好伤口,已是晚上了。
回想这一天,真让人难忘!虽然墨汁已经泼在了地上,但我从妈妈镇定的眼神里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果断,什么是冷静,什么是伟大的母爱

回答2: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
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的心灵里的一种认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道路,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