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亲自去看曹操水寨,见大小船只互相照应,阵势严整灵活,大惊,忙问左右:“水军都督是谁?”左右答道:“是蔡瑁、张允。”周瑜便暗暗设计,想除掉二人。
再说曹操见输了一阵,又被周瑜偷看了水寨,便召集众将,商议破敌之计。谋士蒋干道:“我与周瑜从小同窗读书,交情不错。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到江东劝他来降。”曹操大喜。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忽然有人来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笑着对众将道:“说客来了!”便悄悄对众将说如此如此,众将领命而去。
周瑜将蒋干迎入大寨,寒暄过后,问道:“子翼不辞辛苦到此,是给曹操当说客的吧?”蒋干一愣,随即道:“我与公瑾好久不见,特意来叙叙旧的。公瑾这样对待老朋友,我只好告辞了!”周瑜忙笑着拉住他道:“既然不是,何必就走呢?”于是传令摆下宴席,让江东的文武官员都来与蒋干相见。
一会儿,文官身穿锦衣,武将披着银铠,都到了帐中。周瑜道:“子翼是我同窗好友。虽然从江北来,却不是曹操说客。诸位不要疑心。”说罢,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道:“请你监酒:今日喝酒,只叙朋友交情;如有人提起军旅之事,立即斩首!”蒋干听了,也不敢多言。
喝到半醉,周瑜拉着蒋干的手走出帐外。周瑜问:“我的军士,还算雄壮吧?”蒋干赶紧说是。周瑜又让他看粮仓,问:“我的粮草,还算充足吧?”蒋干忙答道:“兵精粮足,名不虚传。”周瑜又带他回到帐中,指着众人道:“这些人都是江东的英杰。今日宴会,可以算是‘群英会’。”喝到晚上,周瑜酩酊大醉。蒋干正要告辞,周瑜拉着他道:“好久没与子翼相聚了,今晚子翼就睡在这里吧!”
当夜,周瑜大吐了一场,衣服也没脱就睡下了。蒋干却哪里睡得着!到了二更,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悄悄下床,去看桌上文书。蒋干看到一封信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几个字,大吃了一惊,偷偷打开信来读。信上,蔡、张说要找机会杀了曹操,将首级献给周瑜。蒋干以为得了机密,便将信藏了起来。
过一会儿,周瑜说起了梦话:“子翼,过几天让你看看曹操老贼的头!”蒋干问他,周瑜又不说了。
快天明时,又听到帐外士兵悄悄说道:“蔡、张二都督说……”后面的话声音太低,听不清楚。蒋干见周瑜还在睡觉,便偷偷起床,溜出营帐。军士问了一下,也不阻拦。
蒋干见了曹操,掏出那封信,又把听到的一些话说了一遍。曹操大怒,立即吩咐将蔡瑁、张允二人斩首。等到见了二人头颅,曹操才猛然醒悟,心中暗自后悔中了周瑜之计
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联军陷入僵持状态,操又被周瑜侦查了个彻底,虚实尽露。此时周瑜的同窗好友、曹操的帐下幕宾(谋士)蒋干主动请缨凭借与周瑜之旧去招降周瑜。操欣然应允。于是干驾一叶扁舟过江来找周瑜。一见面,周瑜就故意指出蒋干是说客,干死活不承认,瑜佯信之,留之于营中,并为蒋干大摆宴席,故意让太史慈佩周瑜剑作监酒,下令席间如谁提起军旅之事,斩之。于是蒋干并不敢提起招降之事。宴毕,周瑜佯装大醉,拉起蒋干入帐同宿。夜间蒋干起身,看见周瑜桌上有书信,是蔡瑁、张允(两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水军都尉,不过是从刘表处刚刚降曹,因此曹操对二人颇不信任)写给周瑜的,信中言二人要叛曹并杀操。蒋干将书信藏于怀中,第二天一早就逃回曹营向曹操汇报。结果曹操把蔡、张都杀了。周瑜所患者,就是这两个深得水军之妙法的将军,现在除掉了,周瑜也就赢得了很大的主动权。
当然,史实中应该没有蒋干盗书这一事件。
周瑜使蒋干中计主要用了以下几招:
1、将计就计:蒋干以故人的名义来看周瑜,周瑜便将计就计,也当他是故人,请他参加群英会,使其无疑心。
2、装疯卖傻:周瑜假装喝醉,又一步使蒋干对周瑜放松了警惕,于是周瑜便在醉梦中说出了曹操与他的计谋,便是利用蔡瑁杀曹操。当然这是周瑜虚构的,但是这样还是不足于让蒋干中计。
3、逢场做戏:为了让蒋干相信周瑜与蔡瑁的计谋,周瑜还假装与一个人逢场做戏,说悄悄话,又故意让蒋干听见他们的密谋是要借用蔡瑁杀周瑜。更绝的是,周瑜还假装看看蒋干醒没醒。使蒋干更信了。
4、安排妥当:为了杀掉蔡瑁这个水战名将,周瑜当然在前面的计策当中,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即让蒋干得以顺利回到曹操身边,还为蒋干留了一封书信,好让蒋干带着书信让曹操看,让曹操杀掉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