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盆地构造特征

2025-04-24 04:00: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依兰盆地位于依兰-依通地堑方正深断陷北部边缘浅部斜坡带处。由于受依伊地堑F1、F2断裂及内部次级断裂F3、F4等控制(图2-2),形成了两侧坳陷中央隆起的“两坳一隆”的构造形式。即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和南部坳陷。北部坳陷带又进一步分为:祥顺区、漂河北区、大古洞河区。中央隆起带分为:张武区、漂河区。南部坳陷带分为:达连河矿区、沙河子区、兴旺区、沙北区。北东向盆缘断裂F1、F2是盆地构造格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同沉积断裂,它控制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由于两侧主干断裂活动幅度的差异,造成东部凹陷深,西部凹陷浅。对沉积充填序列、岩性岩相组成及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总体上,盆地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

图2-2 依兰盆地构造格架图

(1)继承性:盆地构造活动是在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保存或残留某些特点,如断裂活动表现出第三纪构造运动的继承性,促使盆地形成,而且在火山活动、沉积作用等方面均显示有一定的继承性。

(2)多样性:盆地构造活动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块或同一地块的不同时期,构造运动的作用方式、性质、频率、强度及幅度不尽相同,既有大面积的垂直升降运动,又有水平挤压运动。同时在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火山喷发活动等方面也表现出多样性。

(3)不均衡性:盆地构造活动引起的隆起及沉陷的幅度、速度、强度及频度,因时间及空间不同而表现出不均衡性;同一时期不同区域地层沉积厚度的不同,也表现出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4)间歇性: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沉积充填地层具有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间歇性上升运动,以及气候冷暖的交替变化也体现出构造运动的间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