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前端总线?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2025-04-30 13:41: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
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
北桥芯片
的总线。计算机的
前端总线频率
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
南桥芯片
连接。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
传输频率
,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
CPU技术
发展很快,
运算速度
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回答2:

前端总线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传输!
首先北桥芯片收集
显示卡的总线,
内存的总线!然后由北桥芯片提交给cpu!提交给cpu的这段数据大小就是所说的fsb(前端总线)!
首先前端总线与cpu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例如说:过去时代的133前端总线如果是使用的是100内存那么与133差了33!那么这33是一个不必要的性能损失!即!在北桥芯片提交给cpu时速度也就是一个损失!
首先了解一下
内存的频率的发展情况
ddr是双触发模式
由过去的时代
133
双触发模式成为266,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然后到
266
333
400
ddr2又在ddr的基础上双触发模式
由原来的ddr
266
到现在的
533。
然后到
266*2=533
333*2=667
400*=800
由于ddr3已经出来但是价格比较贵所以在市场上比较少!
所以现在一般使用主板带的双通道功能!
可以插两根
533
这里就不是双触发模式
而是主板的双通道功能!
533*2=1066
等等等
现在一般的电脑结合现在的软件一般广泛使用1g内存。就充分对一般商业,即游戏需求!
不过象过去使用的128mb来运行现在的软件显然很吃力!在运行文件的时候大量抽取内存导致内
存不够用速度很慢,现在一般内存都足够!如果以后象软件做的更大,所需要的内存也就更大应
该及时补充!现在应该建议在1g!不过内存再往上加的时候(指以后)不及时更换cpu和主板的
速度!能把内存充分的用运起来还是个问题!
要根据需要选择,至于价格广州那边生产商比较多,所以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果被运输到
外地水分和运费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