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他端坐在凌云山上,俯瞰三江,巍峨庄严。雄伟的大佛带给后人无尽的神秘和向往,据史料记载这座大佛建造在唐朝,耗时90年,但这座大佛究竟为何而作?难道只是因为唐朝佛教鼎盛,是唐朝人对佛祖崇拜的象征吗?
唐朝时,贵州有位名僧名为海通,他云游四海,只为普度众生。这年夏日,他来到四川,听闻凌云山下江水滔天,经常将过往的船只打翻在江底,或者一阵激流将船打在悬崖之上,木船立刻摔得粉碎。海通大师亲自前往查看,遇到了正在石壁上打凿篙眼的石匠石青。
石青同样为死去的船工痛心,所以他想要凿下篙眼,好让船工们的竹篙插在篙眼中,撑住木船不碰在石壁上。两人在攀谈之中又见一只木船被大浪掀翻,沉痛之下两人合计在这里造一座大佛。一来以佛祖的法力收服水中的邪祟,二来将此处的凿下的山石堆积到江水之中,使得水势减缓,保护行船。
海通大师主持修造乐山大佛,积劳成疾,在18年之后圆寂。海通大师圆寂之时,乐山大佛只完成了头部和胸部的雕琢。后来此事便交由政府,先后由章仇兼琼还有韦皋主持,两人都不辱所望,这个浩大的工程继续完成下去。乐山大佛由民间发起,最后成为了政府支持的巨大工程。这九十年间耗损的人力和财力数不胜数,这三位主持建造者也都是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支持。
公元803年,乐山大佛终于建造完毕。乐山大佛开凿之时剩下的石头尽数倒入江中,改变了江水流向,船民从此经过三江交汇确实安全了许多。
1962年,长达3年的自然灾害突然降临至四川,让这片土地之上饿殍遍野。人命不值钱,穷人饿死之后连棺材都没有,用草席一卷就扔进了江水之中。大佛身处三江的下游之处,每天都看到无数的尸体从面前漂流而过,场面十分惨烈。传说,那时候的大佛竟然悲悯得闭上了双眼,流下眼泪,不忍再看。后来国家耗资4千万清洗大佛的眼泪,依旧没能彻底清洗掉。
乐山大佛是四川人的骄傲,他不仅仅代表着唐朝佛教的鼎盛,也包含这千千万万老百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心愿。而这尊慈悲的大佛屹立在此一千多年,能够抵御水灾,却无力拯救灾荒之下的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