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古董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而在中国民间,其实有很多代代相传留下来的古董,它们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工艺品,很少有古代皇帝御用的金银器被流传到普通百姓手中。因为在古代中央集权下,皇宫里的东西都有特殊标记,不能在市面上通行,也不允许百姓私藏。但是盗墓出的陪葬品,和战乱时期被盗窃流落民间的御用金银器也不少,河南老农就有一祖传金碗,称是御用之物,也就是皇帝用过的碗。河南老人有一祖传金碗,专家鉴定后劝其上交,却被老人拒绝
老农还将金碗拿给河南省文物鉴定中心的专家鉴定,金碗呈莲花状,内里雕刻着一朵朵类似莲花瓣的纹路,精美异常。金碗的外观还雕刻着复杂的图案和纹理,工艺十分精湛。专家们经过多方讨论确定,这个金碗正是出自清朝皇宫,而有资格用金碗的不是皇帝就是太后、皇后这两个紫禁城中最尊贵的女人。仔细一看,碗底雕刻着“宣统御制”的字样,这只金碗的来头果然不小,原来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用过的碗。
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掠夺走不少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宫廷专用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集合了当时最精湛的手工技艺,汇聚名家智慧,用的也都是上好的材料,珍贵异常。如今我国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找回这些珍贵工艺品,它们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带着溥仪和重要的皇室成员慌忙出逃,很多金银财宝无法带走,只能交由宫人带走变卖成财产,以供皇室逃亡路费。因此溥仪在位时期,很多皇室御制的工艺品流到民间,进而被当作传家宝流传。
专家鉴定后,建议这个河南老农将金碗上交给国家文物局收藏,因为这也属于中国文物。我国法律规定,凡是在中国领土范围内发现的,文物都要上交给国家。除非有证据能够证明该文物是家族代代相传的财产。河南老农拒绝上交给国家,并表示这是自己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是自己的家族财产,没有道理上交。为了证明这个金碗的确是自己的传家宝,老农拿出了装金碗的器皿,一个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匣子,并非当代产物,并且与金碗十分适配,确定这个金碗是老农的传家宝。河南老人有一祖传金碗,专家鉴定后劝其上交,却被老人拒绝
最终,有关部门允许河南老农继续珍藏祖传金碗,随后将金碗作为文物资料录到文物局系统中。有关部门也提醒了河南老农,这只金碗是重要文物,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但是不能买卖, 国家法律禁止私自买卖文物,一旦发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仅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证明,也是专家们研究历史,揭开历史真相的重要依据。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文物,不能将它看作一个值钱的商品在市场上任意买卖,任其流通。因为文物的价值是无法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在普通人手里,它可能只是一个值钱的摆件,但在历史学家手里,它是现代与古代对话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后来这个老人并没有将这个金碗上交,而是将这个金碗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后来老人拒绝上交给国家,国家也已经同意了,而且已经和老人说好,让他不可以用来买卖。
后来这个老人没有上交,因为这是他们祖传的宝物,但是也禁止他将这个文物进行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