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高兴能有机会回答这么细致的问题。
手头没有《新解》,或说一本书也都没有。我在看姚贝娜,很丰富的。她真的很委屈。超一流的实力,在三流的影响力。
一、人群相处大道的说法比较含混,钱穆先生白话文不很好,表达或描述过简。当然对《论语》的理解可能也有问题。
仁,由人本心升发出来的思想行为等等作为人的一切,一切直接源于本心的就是仁。没有与仁相对的字,只有“不仁”。所以,《孟子》的性善论,四端说,都是说仁。人所以脱离其它物种,而成为人,应该有很大“仁”的因素。杂家《荀子》所谓人能群,即是钱穆先生的大致说法。此可参看西方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
巧言的巧,不是赞扬,而是说得好听或说得有“道理”。“佞”,一个字,指的就很近于巧言,能言善辩。孔子讲直,以直报怨,不该藏着掖着,增加交往理解成本。但不同意的也赞扬,差不多就是巧了。得了便宜卖乖,也是巧。
二、传就是承继弘扬,成龙“大哥”有部有获得印第安人部落友谊的情节,大哥请教老奶奶,她手捻垂下的线绳的珠或结,摸到就可以说出一大段故事。珠结就是经,故事就是传。不一定有活形成文本。人类最了不起的就是集体记忆的承继弘扬。
习,实践,反复实践。
习传就是承继的集体记忆去付诸实践,钱说说明他先秦的文字理解也成问题。
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或标准答案体系,大多不合现实际,模糊的说法就是:都是错的。
三、重,尊重。包括对人,也包括对己。不尊重别人的人只会自取其辱,不尊重自己会有威严?请自重!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姚峰说他闺女姚贝娜“哪来的那么大委屈”,就是得不到该有的承认。
下面是我的见解,探讨一下!
大道!我们从字面上了解就是道路的意思!那么,是不是就说“仁”就是人们如何相处的一种方法?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大道指的“仁”应该是人们相处的最好办法!
其实,孔子所说的仁,不单单指的是我们现在的人际交往!它就是像一个总纲一样,是概括性的!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中的仁是不是指人际交往?所以说,在孔子眼中的仁是包罗万象的! “巧言令色,鲜矣仁”中的巧言令色,有古今两种意义!那么,在孔子那时候,巧言令色是不是指阿谀奉承?在现今,巧言令色可是指的是一种交往艺术!
至于“传不习乎”,的含义!其实我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如果整的要比较那个好一点
的话!我觉得是无法比的,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样事物的看法都不同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有更多的意见?钱穆所作的《论语新解》有两个意思,以后或许会有第三个等等,所以!最好是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了解!
至于厚重,我们都知道是忠厚老实!但在古代也有成熟稳重的意思!没有孔子给我们解答!那么只有把客观和主观结合,古意今意结合!这样才有助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