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却没有因前两次的被拒之门外而泄气,而是劝阻张飞、关羽不要小瞧了诸葛亮,也正因为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打动了诸葛亮的心,并得到了诸葛亮的誓死相报,最终赢得了声誉,赢得了胜利。
善有善报,如果你付出了真心,就一定会收获相应的回报,不在时间的早晚,只在于自己的赤诚之心。
另一方面
不要等“刘备”
今天是一个崇尚知识、人才济济的时代。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大都习惯于含而不露,“隐居于草庐中”,既渴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又不敢脱颖而出。其结果常常是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社会则失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如果毛遂不自荐,他的才能几时能被大家承认呢?而平原君又怎样与楚国达成协议呢?所以我们不能等待“刘备”的到来,过分寄希望于“伯乐”。应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岳阳市黄秀乡有个年轻的党委书记,本是岳阳氮肥厂的后勤干部,在小青年中有“小诸葛”之称。他想:“在厂里,我还派不上大用场。但我不能等待,我要去闯,去干一番事业。”于是他自荐担当任何一个乡的党委书记。岳阳市委批准了。他工作很出色,成了岳阳市的新闻人物,《黄金时代》杂志报道了他的事迹。如果他也像许多人一样在那里等待,那么“刘备”再求贤若渴,识人善任,恐怕也不会发现一个后勤干部具有党委书记的才干。
我看了很多书。我最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关平、诸葛亮、周瑜、曹操、孙权、袁绍、袁术、刘表、孙策、马超、张辽、王平、严颜、诸葛瑾、黄忠 ……,其中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
蜀国人少国弱,诸葛亮虽然没有高超的武艺,但他善于用计谋,帮助刘备打了很多胜仗。其中最著名的计谋是:草船借箭、空城计、八卦阵、木牛流马、借东风、苦肉计、缓兵之计等。书中第十七章“三气周瑜”给我的印象最深。周瑜想使用美人计,通过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然后在迎亲时,扣下刘备,换取荆州。哪知道,被诸葛亮识破了诡计,结果事情弄假成真,刘备既娶了孙夫人,又消灭了追兵,还保住了荆州。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气的昏倒在船上。周瑜想报仇雪恨,他叫鲁肃去向刘备要回荆州。结果又中了诸葛亮的缓兵之计。周瑜气不过,还想拿下刘备,夺取荆州。他又生一计,让鲁肃去向刘备要求在攻打西川,路过荆州时,支援一些粮草。没想到,又被诸葛亮识破了诡计,诸葛亮将计就计,设下埋伏,打败了周瑜。诸葛亮写了一封挖苦周瑜的信,周瑜此时气病交加,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喊数声而死。
诸葛亮用计谋打败了周瑜,为蜀国立了战功。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世代相传。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聪明人,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而奋斗。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