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侵略与反抗”历史手抄报的材料

2025-04-26 01:07: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860年10月7日上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欧洲人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皇帝的“夏宫”。位於北京西北郊的这座园林是中国统治者的世外桃源,聚集了大片精美的宫殿、宝塔、亭台、庙宇、湖泊、花园及树林,包括一座由义大利建筑师在18世纪修建的欧洲风格宫殿——西洋楼。此外,圆明园还存放著外邦进贡的礼品,这使它成为当时世上最著名的工艺品收藏地之一。  概而言之,中国皇帝的这座夏宫是“东方情调”最典型的代表,是曾在18世纪横扫欧洲园林设计的“中国风”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於1749年出版过一本关於圆明园的著名著述;1753年,瑞典国王就在斯德哥尔摩以外的夏宫建造了“中国宫”;1761年,英国人为威尔士公主奥古斯塔修建了一座中国宝塔,後来那裏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园。正如王致诚所说,要让欧洲人明白圆明园到底像什麽,这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作为整体,它无法类比於我们的建筑方式和建筑学规则”。它太庞大,太多元,太优雅,太昙花一现而又根本无法抗拒。法国作家雨果形容它,是“幻想的原型”、“月宫般的仙境”、“大理石建造的梦”。 1860年10月7日闯入这座世外桃源的欧洲士兵,被它的壮丽景象彻底征服。法军总司令孟斗班(Montauban)写道:“在欧洲,没什麽东西能令我们感到如此奢华。”圆明园让这些人眼花缭乱得无以言表。一名法国士兵阿尔曼得鲁西写道:“看到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头晕眼眩……突然之间,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真实可信。”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modern%20chinese%20society/mc17.htm鸦片战争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诚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那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变为资产者。简短些说,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0页。)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 http://www.govyi.com/paper/n3/lishi/200605/63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