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数年后有再见面吗?
2025-04-24 12:11: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2007年6月21日,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铜像揭幕式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大厅隆重举行。受东北大学邀请,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王毅大使、李东翔公使等一行4人,北京鲁迅博物馆杨晋英书记一行2人,日本福井县芦原市新任市长桥本达也一行2人,以及鲁迅先生的孙女周宁女士和丈夫,藤野先生的后代藤野幸弥先生等,陆续从东京、北京、芦原等地赶赴仙台,与东北大学师生、仙台市政府官员等百余人共同参加了这次盛大的纪念活动。

两年多以来,以纪念鲁迅赴仙台留学100周年及鲁迅与藤野先生“惜别”100周年为契机,中日两国学者与两国相关机构共同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200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与芦原市政府商定,互赠鲁迅和藤野铜像,并各赠一尊给仙台东北大学,以纪念两位先人。铜像于2007年初铸成,并于2月底分别运抵东北大学。当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受到日本30多家媒体的关注,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本次仙台揭幕式是东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继在日本福井县芦原市藤野严九郎纪念馆举行的藤野与鲁迅先生铜像揭幕式之后,纪念两位先贤“惜别”百年的纪念活动之一。

揭幕式举行之前,北京鲁迅博物馆杨晋英书记和芦原市桥本达也市长在东北大学百周年纪念事业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拜会了东北大学井上明久校长,并参观了当年鲁迅学习解剖学课程的阶梯教室。仪式上,王毅大使、东北大学校长、杨晋英书记、仙台市与芦原市政府官员,以及鲁迅及藤野先生的后代等共同为铜像揭幕。王毅大使、杨晋英书记、桥本达也市长还分别致辞,对此次揭幕式的举行表达热烈祝贺。王毅大使指出,《藤野先生》一文一直被编入中国的中学教科书,很多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了解便源于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铜像在仙台东北大学的揭幕,更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之情。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杨晋英书记也在发言中指出,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友谊,代表着中日两国人民弥足珍贵的情感,也是相互认识、相互学习的美好精神的象征。一百年前,鲁迅作为第一个来到仙台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受到当地人们极大的关注,当年的报纸上曾数次以大幅版面对他和留学生在仙台的情况进行介绍。而今,仙台市的市民无论男女老少,少有不知道鲁迅名字的人,纵使在市内环城观光车上,也会多次听到关于近代中国的“文豪”鲁迅与仙台渊源的绍介。在日本,人们更用“师弟爱”这个日语词来表达藤野先生与鲁迅这对师生之间超越国家与民族,建立在学术与人性之上的情感。
位于仙台城(又称青叶城)的东北大学是1907年继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之后,作为日本第三所国立大学而创建的,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着很高的声誉。鲁迅于1904年9月至1906年3月在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当时教授解剖学的藤野先生曾认真细致地为鲁迅批改课堂讲义,这一细节因鲁迅撰写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而为人们熟知。1951年,这些笔记在鲁迅的故乡绍兴市被发现,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共6册,1806页。为了深化中日两国对鲁迅日本时期的相关研究,2005年12月,北京鲁迅博物馆将全部医学笔记的电子复制版赠送给东北大学,继而以东北大学鲁迅研究课题组为中心,开始了对医学笔记的解读、比较和分析工作。为了答谢芦原市和北京鲁迅博物馆赠送铜像一举,东北大学将已经解读出的部分医学笔记(《脉管学》一册中的一部分)刻印出版,仅发行15册,并在揭幕式上赠与王毅大使,芦原市,北京鲁迅博物馆,以及协助托运铜像的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
据悉,北京鲁迅博物馆也将于今年9月份举行藤野先生铜像揭幕式,届时中日两国政府高层将出席活动。同时,日本的许多普通市民也自发组成访华团,准备参加此次活动。

回答2:

一、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三、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摘自《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好象没有

回答3:

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数年后没有再见面。

回答4:

回答5: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