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Ti和VTEC分别有什么作用,同时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025-04-30 13:44: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只要一有日本和韩国新车上市,就可能在新车发布会上及广告中吹嘘一通可变进气系统,更有一些厂家把可变进气系统的英文缩写印在车屁股或侧身上,向人标榜我如何如何先进。有些媒体还会随声附和给出一堆似是而非的解释说明,然后你就觉得只要有带V字的什么可变进气系统,车子就会猛得飞上天。   实际上,可变进气系统的最大作用并不是提升动力、降低能耗,而是提升技术形象、降低库存。   闲话少叙,今天我们只简单谈谈VVT—i和i—VTEC,这两个在中国最红最火的可变进气技术。    VVT—i,吸引买主的法宝   丰田引以为荣的VVT—i技术已经应用了10年,这10年中并没有什么大的技术提升和改变。VVT-i即英文VariableValve Timing with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其中文翻译是“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根据发动机的状态控制进气凸轮轴,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对配气时机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配气正时,从而在所有速度范围内提高扭矩,并能改善燃油经济性,有效提高汽车的功率与性能,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   发动机都有“发动机控制模块”(ECU),统管点火、燃油喷射、排放控制、故障检测等。丰田VVT—i发动机的ECU在各种行驶工况下自动搜寻一个对应发动机转速、进气量、节气门位置和冷却水温度的最佳气门正时,并控制凸轮轴正时液压控制阀,通过各个传感器的信号来感知实际气门正时,然后再执行反馈控制,补偿系统误差,达到最佳气门正时的位置。   VVT—i偏重的是低转速时的特性,但实际上丰田的VVT—i在低于2000rpm时扭力并不丰厚,低转速高挡行车更有扭力不足的感觉。这是因为VVT—i的运作并不能覆盖低转速的范围,只能靠挡位的配合。而丰田的排挡太注重行驶的平顺,也就导致了整合车的行驶并没有任何激情可言。但起步加速阶段的冲力不错,这也是特意调校用来满足城市驾驶的特点。    i—VTEC,冲击市场的利器   VTEC是本田开发的先进发动机技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VTEC即英文Variable ValveTiming and Valve Lift Electronic ControlSystem的英文缩写,其中文意思是“可变气门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与普通发动机相比,VTEC发动机所不同的是凸轮与摇臂的数目及控制方法,它有中低速和高速两组不同的气门驱动凸轮,并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节进行自动转换。通过VTEC系统装置,发动机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自动改变气门的开启时间和提升程度,即改变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达到增大功率、降低油耗及减少污染的目的。   VTEC的设计类似于采用了两根不同的凸轮轴,一根用于低转速,一根用于高转速,但VTEC发动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将这样两种不同的凸轮轴设计在了一根凸轮轴上。   本田发动机进气凸轮轴中,除了原有控制两个气门的一对凸轮(主凸轮和次凸轮)和一对摇臂(主摇臂和次摇臂)外,还增加了一个较高的中间凸轮和相应的摇臂(中间摇臂),三根摇臂内部装有由液压控制移动的小活塞。   发动机低速时,小活塞在原位置上,三根摇臂分离,主凸轮和次凸轮分别推动主摇臂和次摇臂,控制两个进气门的开闭,气门升量较少,情形好像普通的发动机。虽然中间凸轮也推动中间摇臂,但由于摇臂之间已分离,其它两根摇臂不受它的控制,所以不会影响气门的开闭状态。   发动机达到某一个设定的高转速时,电脑即会指令电磁阀启动液压系统,推动摇臂内的小活塞,使三根摇臂锁成一体,一起由中间凸轮驱动,由于中间凸轮比其它凸轮都高,升程大,所以进气门开启时间延长,升程也增大了。   当发动机转速降低到某一个设定的低转速时,摇臂内的液压也随之降低,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退回原位,三根摇臂分开。   整个VTEC系统由ECU控制,接收发动机传感器(包括转速、进气压力、车速、水温等)的参数并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工况下由不同的凸轮控制,获得所需的动力。   由于VTEC技术的成功和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其认可,本田继而推出了比VTEC更先进的i—VTEC系统。i—VTEC系统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可变正时控制系统”,通过ECU控制程序调节进气门的开启关闭,使气门的重叠时间更加精确,达到最佳的进、排气时机,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   CIIVC装备的1.8升i—VTEC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03kW/6300rpm,最高扭矩输出为174Nm/4300rpm,这是本田应用第三代VTEC技术的首款发动机。其最大特点在于根据实际使用状况,电脑自动调节凸轮轴升程,当发动机在较大负荷下需要更高动力输出时,可在2000rpm即改变凸轮轴升程,获得更充足的动力,而匀速驾驶时发动机会在4000rpm时提高凸轮轴升程,为的是获得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与动力表现的平衡。同时,通过ECU对节气门闭合时间和角度的控制,有效减少了发动机在驾驶中收油时的泵气损失,因此使油耗也有所降低。

回答2:

 VVT-i是Variable
Valve
Timing-intelligent的缩写,它代表的含义就是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制系统。这一装置提高了进气效率,实现了低、中转速范围内扭矩的充分输出,保证了各个工况下都能得到足够的动力表现。
VTEC系统的全名是“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onic
Control”,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可变气门相位及升程控制系统".VTEC系统其实就是ECU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释知引擎转速,到达俗称既“开TEC”转数后向引擎顶部、分火线圈后的油泵电磁阀发出信号,电磁阀向凸轮轴(摇臂机构)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机油,机油推动位于气门摇臂内的柱塞完成LOW-CAM转HI-CAM既动作。
楼主,我个人认为我还是不够专业来为你解答你的问题,上述都是从网上搜集回来的,然后我再参照了几份资料,得出一些结论.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
丰田的VVTi是叫做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制系统,作用为在各工况下能够智能地调节气门的开度变化确保发动机的进气效率,从而达到调节发动机的动力更好的输出并且更节油.(这是个人的理解,但应该和专业解释不会差太远)
而本田的VTEC(在2001年版本中已经称为i-VTEC了)i=(intelligent)同样为智能的意思.VTEC中文意思为“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这个貌似和丰田的VVTi一样,但是它却多了一个升程电子控制.
本田是在气门摇臂上下的功夫。(气门摇臂---俗称“疙鸡”,装在凸轮轴和气门之间,是利用杠杆原理压开气门的)。就是在摇臂的中间,
加多了一个可伸缩的接触凸轮轴用的凸轮,电脑(ECU)给信号打开电磁阀,利用机油压力顶起摇臂的这个中间凸轮工作,因为这个中凸轮行程较大(好听就叫升程),故进气量也增多,功率也变大了。
注意这是通过机油压力而达成的,而不是普通机械控制而达成的,这也是两者工作原理的区别.另外,升程电子控制有着高发动机提高功率的作用.因为通过气门开度的提高能进更多的气.而这个升程电子控制在2001年的改版中据说最高可以达到50度.
我的回答基本结束,希望楼主能在以上看出个大概吧.谢谢

回答3:

简单点说下!绝对不是百度抄的!作用只有两个 就是省油和增大马力区别就是 VTEC带气门升程 这个在发动机高转速时打开 进气量增大 从而高转速时获得的动力更大!VVT-I 没有气门升程 发动机转速越高时 动力输出没有VTEC那么强!

回答4:

VVT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优点是省油,功升比大;缺点是中端转速扭矩不足。
VVT技术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1980年,AlfaRomeo首次使用VVT技术;Honda,1989年,首次使用具有可变气门升程能力的VVT技术;BMW,2001年,首次使用VVT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节气门。
韩系车的VVT是根据日本中的丰田的VVT-I和本田的VTEC技术模仿而来,但是相比丰田的VVT-I可变正时气门技术,VVT仅仅是可变气门技术,缺少正时技术,所以VVT发动机确实要比一般的发动机省油,但是赶不上日系车的丰田和本田车省油。
VTEC
VTEC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公司在1989年推出了自行研制的"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英文全"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缩写就是"VTEC",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等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
VTEC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均能达到最高效率。+在VTEC系统中,其进气凸轮轴上分别有三个凸轮面,分别顶动摇臂轴上的三个摇臂,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或者低负荷时,三个摇臂之间无任何连接,左边和右边的摇臂分别顶动两个进气门,使两者具有不同的正时及升程,以形成挤气作用效果。此时中间的高速摇臂不顶动气门,只是在摇臂轴上做无效的运动。当转速在不断提高时,发动机的各传感器将监测到的负荷、转速、车速以及水温等参数送到电脑中,电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当达到需要变换为高速模式时,电脑就发出一个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使压力机油进入摇臂轴内顶动活塞,使三只摇臂连接成一体,使两只气门都按高速模式工作。当发动机转速降低达到气门正时需要再次变换时,电脑再次发出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压力开头,使压力机油泄出,气门再次回到低速工作模式。
普通的发动机在制造出来后,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就固定不变了,无法适应不同转速下发动机对进排气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发动机设计人员在考虑凸轮轴型线时都采用折衷方案,既要照顾高速也要考虑低速。但是这种综合考虑的设计方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发动机的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车用发动机的要求。因此,人们希望能够有这样一种发动机,其凸轮型线能够适应任何转速,不论在高速还是低速都能得到最佳的配气相位。于是,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机构应运而生。在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机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本田公司的VTE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