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土鸡怎么做好防预和防预剂量

2025-04-28 00:44: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散养土鸡防预和防预剂量技术参考:
  ①放养季节选择尽量安排雏鸡脱温后在白天气温不低于10℃时开始放养。
  ②放养驯导与调教为使柴鸡按时返回棚舍,便于饲喂,脱温的柴鸡在早晚放归时,可定时用敲盆或吹哨来驯导和调教。
  最好俩人配合,一人在前面吹哨开道并抛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一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直到全部进入饲喂场地。为强化效果,开始的前几天,每天中午在放养区内设置补料槽和水槽,加少量的全价饲料和清水,吹哨并引食1次。同时,饲养员应及时赶走提前归舍的鸡。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驯导。如此反复训练几天,鸡群就能建立条件反射。
  ③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一些饮水器具,如每50只鸡准备1瓷盆水。同时避免让鸡喝不干净的水。
  ④定时定量补饲补饲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动。
  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可多补一些;30-60日龄日补精料25克左右,日补1次2次。参考配方为: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饼6%、麸皮7%、细糠5%、鱼粉3%、骨粉1.7%、植物油1%、食盐0.3%。8周龄后,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还需要增加油脂,但不可加牛油、羊油等膻味浓的脂肪。脂肪的添加量为3%-5%。日补精料量,3-4月龄补30克-35克,5-6月龄补40克-45克,7-8月龄补50克-55克,日补2次,早晚各1次。
  ⑤发酵生虫在放牧场内利用经杀菌消毒处理发酵的猪、鸡粪加20%的肥土和3%的糠麸拌匀堆成堆后,覆膜发酵7天左右,将发酵料铺在砖砌地面上,用草盖好,保持潮湿20天左右即可生虫。每天将发酵料翻撒一部分,供鸡食用,可节约饲料30%。
  ⑥补充光照冬春季节自然光照短,必须实行人工补光。每平方米以5瓦为宜,从傍晚到晚10时,从早晨6时到天亮。不能猛然长时间补光,每日光照增半小时,逐渐过渡到晚上10时。若自然光照超过每日11小时,可不补光。晚上熄灯后,还应有一些光线不强的灯通宵照明,使鸡可以行走和饮水。在夏季昆虫较多时,可在栖息的地方挂些紫光灯或白炽灯。
  ⑦防兽害和药害要采取措施防止黄鼠狼、老鹰等天敌捕鸡。若在果园内放养柴鸡,喷洒农药时一定要使用生物农药。
  ⑧定期防疫与驱虫按鸡疫病防疫程序,30日龄鸡新城疫i系冻干苗滴鼻或点眼1.5头份,鸡痘皮下刺种双针;40日龄禽流感
  油苗茎背部皮下注射0.4毫升;5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60日龄新城疫i系冻干苗肌注1头份;9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110日龄鸡痘冻干苗皮下刺双针,新城疫油苗肌注0.6毫升,新城疫iv系饮水4头份;120日龄禽流感
  油苗肌注0.6毫升。定期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回答2:

散养鸡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庭院里散养,一般数量较少,以自用为主。一种是利用林地、果园、丘陵等地放养鸡群,以营利为目的。放养鸡群接触外界病原体的几率要高,因此常容易发生疾病。例如,坏死性肠炎、溃疡性肠炎等肠道疾病,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炎或黑头病),寄生虫病,鸡痘,等等。
要减少散养鸡发病几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选好场址。场地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宜选在干燥、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在鸡的活动区域内不要有死水塘、污水坑等,雨后便于排放场地积水。
修建鸡舍。要有面积适宜的鸡舍,以便黑天、下雨时有停留休息的地方。
加强管理。根据季节、场地的情况来补充饲料,以免鸡群出现营养缺乏现象。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定期对鸡舍、活动场地进行消毒。当在林间、果园饲养时,还要防止鸡群误食农药中毒。
疾病预防。平时要经常投喂一些抗菌、消炎药。对鸡群定期驱虫。常规疫苗要按时、正确接种,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要注意提前做好鸡痘的预防。

回答3:

找当地畜牧防疫站让他给做一个预防方案计划,根据计划安排实施。他们专业水平高而且知道流行疫情,可以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