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足够的遗传变异,就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使综合性状趋向稳定。为此需要着重解决:①正确的选择方法。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性状,并分清主次。但性状的表现程度和在育种上的价值并不呈直线关系。选择时,对简单遗传的性状如株高、开花期、抗病性等可进行表型选择;对复杂遗传的性状如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则要辅以后裔测定。为减少表型选择可能产生的失误,早期材料可适当多选。一般按几个直观性状进行平行选择,辅以模糊的指数选择,即参照不同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及其遗传力灵活掌握。后期材料相对少选,要进行较仔细的综合评价。但也不排斥在早期世代进行必要的理化筛选。在进行几个性状的平行选择时,要处理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负相关的性状,如早熟与产量、产量与品质、产量性状与抗病性等,要权衡利害得失加以协调。
从养猪到养兔及种南瓜都存在变异过程的变化……从南洋引进改良后能达到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