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转移了,而且恶化看
良性的是肿瘤,恶性肿瘤才是癌症
所以,保持好的心情把,积极治疗
癌症等于判了死刑!
做好心里准备!
我的建议是化疗!
看看老人的年龄是否能接受手术,能手术最好手术
还有就是放化疗或者介入治疗,可以找中医喝点中药配合辅助治疗
1980年前后,一些美国科学家也积极从事尿疗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效卓著;经由他们的 努力,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国家癌症研究所(NCI) Z. Ram等人又重新测试,以合 成尿液中主成份之一苯醋酸(phenylacetate)对大鼠(rat)之脑瘤(brain tumor)实验,结果 发现效果甚佳,极有临床应用之价值,于是1994年A. Thibault等即正式进行恶性脑瘤第一 阶段(Phase I)及第二阶段(Phase II)之临床实验。 1986年Antineoplaston A5 对15例经诊断为癌前期作第一阶段(Phase I)的临床追踪,4例诊 断为第III期肺癌(lung cancer),3例诊断为第III期及第IV期的乳癌(breast cancer),2例 诊断为第IV期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2例诊断为膀胱癌(bladder cancer),第IV期的 空肠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jejunum),摄护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卵巢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ovaries)及第IV级的星细胞瘤(astrocytoma)各一例, 经47到130天的静脉注射,最高剂量每小时给150篌/篝。60%病人皆有治疗的反应。 ◆细胞分化剂(Cell Differentiation Agent CDA)在抗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之概况: 1987年由新鲜人尿中提取精华成份,证实其作用机转能抑制癌细胞之异常甲基转移酵素,引 导癌细胞走向良性分化而终止细胞分裂,由不同步骤所分离之产物,包括有机酸(organic a cid),有色◆(pigment peptides),尿赤素(uroerythrine),苯醋酸 (phenylacetate),苯乙酰麸胺(phenylacetyl glutamine),此抗癌制剂廖明征博士命名为 细胞分化剂。 1988年CDA可诱导血癌的细胞株(K562,HL-60)走向分化其作用甚至于比维甲酸更强,与干扰 素IFN-α合用时效果更佳。又在神经母细胞株之分化诱导上,CDA与维甲酸合用,有加成性 的效果。在动物植入肿瘤之研究方面,CDA可抑制摄护腺癌及乳腺癌等植入肿瘤之成长,也 防止urethane所诱发肺腺瘤之出现。 1995年,CDA-II在中国大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设医院进行第一期临床试验,15例相当末期 之癌症病人,经治疗三周后初步认定CDA-II没有毒性,病人注射后有非常舒适感,有三例( 食道癌子宫颈癌及淋巴瘤)已达客观有效之缓解。 1995年上海华东医院针对胃癌大肠直肠癌子宫颈癌及肝癌等,进行相同的第一期临床试验。 1997年,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赖基铭主任,以CDA-∏在浓度1-3mg/ml 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生长,并使HL-60细胞走向分化,进而凋亡。 1997年,日本佐野外科医院佐野镰太郎博士,对有直肠癌,子宫癌,卵巢癌,胃癌,肺癌, 肝癌,乳癌等共50例病患,经CDA-∏治疗后,癌细胞消除有◆80%◆,癌细胞缩小50%以上有 34%,癌细胞缩小50%以下有26%。 1998年,中国医药学院赖东渊,人尿制剂抗氧化及保肝作用之研究。 1999年,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赖基铭主任,以CDA-∏对化疗及放疗增 敏作用的研究。 1999年,台湾长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以CDA-∏离体实验对人类血癌细胞生长和端粒 ◆活性的抑制。 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以CDA-∏抗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生长和端粒◆ 活性的抑制、CDA-∏防制裸鼠肝癌转移复发的疗效观察。 2000年,三军科学院附院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以CDA-∏逆转肿瘤耐药的初步研究,重庆市 瘤研究所以CDA-∏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探讨。 2001年,中国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研究所陈骏毅,人尿萃取物(CDA-∏)分别合并使用全反式 维甲酸(ATRA)与维他命C对人类血癌细胞株(HL-60)生长抑制作用机转之探讨。
听说回龙汤很有效
我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就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给他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