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全文?

想要打印出来 但是从网上没有找到 请教达人
2024-12-03 19:28: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
一 文学革命的社会的根据
一个社会的现象必定有它所以必然发生的社会的根据。那么,我们这个十余年来的文学革命的社会根据究在那里?
据我的考察,应该是这样的:——
A.辛亥革命,民主主义对于封建势力的革命的失败,及帝国主义的急进的压迫,使一部分与世界潮流已经接触着的所谓智识阶级一心努力于启蒙思想的运动。(所谓新文化运动)
B.这种启蒙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运动势必要求一种新的表现的手段。(国语文学运动)
但是,当时那种有闲阶级的“印贴利更追亚”(intelligentsia=智识阶级)对于时代既没有十分的认识,对于思想亦没有彻底的了解。而且大部分还是些文学的人物,所以他们的成绩只限于一种浅薄的启蒙,而他们的努力多在于新文学一方面。所以后来新文化运动几乎与新文学运动合一,几乎被文学运动遮盖得无影无踪;实际上,就可见的成绩说,也只有文学留有些微的隐约的光耀。

二 文学革命的历史的意义
历史的发展必然地取辩证法的方法(Dialektische Methode)。因经济的基础的变动,人类生活样式及一切的意识形态皆随而变革;结果是旧的生活样式及意识形态等皆被扬弃(Aufheben奥伏赫变),而新的出现。
近代的资本主义激潮的来侵早就把我们旧日的经济的基础破坏,欧战中我们更有了近代式的资产阶级及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的“印贴利更追亚”,文学这意识形态的革命渐不能免,而解决这一切的关键也已伏在“文”和“语”的对立关系。
文学在古代和当时的语言没有分离互异的道理。后来渐由修词的工夫,因袭的固执与特创的废语(如秦始皇之“朕”等)等的合作,“文”和“语”才逐渐分离至于互异。但是“语”的成分及它在“古文”以外的势力是不可抹杀的。
佛典的翻译,大约是因为问答法和普及的关系,使语体显然形成了一大流脉。后来更由词典的发达与小说的勃兴,使这里的“质的变化”的发生只缺少了些微的“量的变化”。他方面。文体逐渐发展到了尽头,对于新的内容的表现成了一种桎梏,只坐待时钟的高响——文体永远被“奥伏赫变”的时刻。
最后这些微的量来了,由外国文兴新思想的方面,于是这桎梏被粉碎了。新发展的内容取新的形式翱翔于新开的天地。

三 文学革命的经过
文学革命的史实可以不须在这里多写。我现在只略述大概的经过。而且与新文化运动对照着,因为前者在理论上是后者的一个分野,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趋向。
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种工作为就旧思想的否定(Negation),第二种工作为新思想的介绍。但这两方面都不曾收得应有的效果。这是因为从事这两种工作的人们对于旧思想的否定不完全,而对于新思想的介绍更不负责。我们只要一说运动开始不久就有所谓国学运动的出现,胡适之流才叫喊了几声就好像力竭声嘶般的回了老巢,猛吸着破旧了的酒瓶想获得一点生命的力,其余一些半死的大妖小怪也跟着一齐乱喊;我们只要一看研究系共学社张东荪等所翻译的那些要通不通的译本;我们只要一看梁漱溟著的不三不四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但是最不幸的是这些“名流”完全不认识他们的时代,完全不了解他们的读者,也完全不明了自己的货色。这是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不上三五年就好像寿终正寝的原故。他们不知道那时候的觉悟的青年已经拒绝了他们的迷药,他们本应该背着药笼到资本主义安定的国家去讨饭吃的呀!
文学运功在它的初期大致与新文化运动有同样的倾向。胡适之流始终不能摆脱旧的腔调,文学研究会的翻译也大可与共文学社媲美。与“国语运动”相对的有“新式标点”派,其实他们只是乱点。
维持文学革命的运动使它不至于跟着新文化运动同归的是民十以后的创作方面的努力。这时候,创造社已正式登台,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奋斗。它的诸作家以他们的反抗的精神,对一般青年给与了不少的刺激。他们指导了文学革命的方针,率先走向前去,他们扫荡了一切假的文艺批评,他们驱逐了一些蹩脚的翻译。他们对于旧思想与旧文学的否定最为完全,他们以真挚的热诚与批判的态度为全文学运动奋斗。
有人说创造社的特色为浪漫主义与感伤主义,这只是部分的观察。据我的考查,创造社是代表着小资产阶级(bourgeois)的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浪漫主义与伤感主义都是小资产阶级特有的根性,但是在对于资产阶级(bourgeois)的意义上,这种根性仍不失为革命的。
是这种创作方面的努力救了我们全文学革命的运动。创造社以反抗的精神,真挚的热诚,批判的态度与不断的努力完成我们的语体。由创造社的激励,全国的“印贴利更追亚”常在继续地奋斗,文学革命的巨火至今在燃,新文化运动幸而保存了一个分野。

四 文学革命的现阶段
我们的文学革命现在究竟进展到了怎样的阶段?
A. 我们的文学运动现在的主体
主体——智识阶级
我们的文学运动
内容——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Ideologie意德沃罗基)
媒质——语体,但与现实的语言相去尚远。
形式——小说与诗居多数,戏剧甚少。
实地分析的结果如此,理论上亦应该如此。这都是由小资产阶级的根性发源出来的。
创造社素来对于完成我们的语体非常努力,它的作家们没有一刻忘记这一方面的努力,实际上他们的成功由于这一方面的努力的亦不少,但他们以前的三个方针:
A:极力求合于文法,
B:极力采用成语,增造语汇,
C:试用复杂的构造,
他们在应用这三个方针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会与现实的语言相离那么远!
离开文学本身,在文学可以影响的范围内,也有几宗现象可以注意:
甲:各大书店现在还出文言教科书,
乙:许多国语教科书尚多不通的语句,
丙:新式标点还在流行,依旧在乱点。
关于文学革命的现阶段的考查还有北京一部分的特殊现象必须一说。这是以语丝为中心的周作人一派的玩意。他们的标语是“趣味”;我从前说过他们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他们是代表着有闲的资产阶级,或者睡在鼓里的小资产阶级。他们超越在时代之上,他们已经这样子过活了多年,如果北京的乌烟瘴气不用十万两无烟火药炸开的时候他们也许永远这样过活的罢。

五 文学革命今后的进展
由以上历史的考察,我们就可以决定文学革命今后的进展么?
不,这断乎不可以。
文学在社会全部的组织上为上部建筑之一;离开全体我们不能理解一个个的部分,我们必须就社会的全构造研究文学这一部分,才能得到真确的理解。
我们要研究文学运动今后的发展,必须明白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的现阶段;要明白我们的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必须从事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全部的合理的批判(经济过程的批判,政治过程的批判,意识过程的批判),把握着唯物的辩证的方法,明白历史的必然的进展。
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申述:——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帝国主义),全人类社会的改革已经来到目前。在整个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二重压迫下的我们,也已经曳着跛脚开始了我们的一个分野——却还睁着双眼,在青天白日里找寻以往的迷离的残梦,
我们远落在时代的后面。我们以一个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为主体,以它的“意德沃罗基”为内容,创制一种非驴非马的“中间的”语体,发挥小资产阶级的恶劣的根性。我们如果还挑起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的责任起来,我们还得再把自己否定一遍(否定的否定),我们要努力获得阶级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农工大众的用语,我们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
换一句话,我们今后的文学运动应该为进一步的前进,前进一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六 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团结起来!
资本主义已经到了他的最后的一日,世界形成了两个战垒,一边是资本主义的余毒法西斯蒂的孤城,一边是全世界农工大众的联合战线。各个的细胞在为战斗的目的组织起来,文艺的工人应当担任一个分野。前进!你们没有听见这雄壮的呼声么?
谁也不许站在中间。你到这边来。或者到那边去!
莫只追随,更不要再落在后面,自觉地参加这社会变革的历史的过程!
努力获得辩证法的唯物论,努力把握唯物的辩证法的方法,它将给你以正当的指导,示你以必胜的战术。
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龌龊的农工大众!
以明了的意识努力你的工作,驱逐资产阶级的“意德沃罗基”在大众中的流毒与影响,获得大众,不断地给他们以勇气,维持他们的自信!莫忘记了,你是站在全战线的一个分野!
以真挚的热诚描写在战场所闻所见的。农工大众的激烈的悲愤,英勇的行为与胜利的欢喜!这样,你可以保障最后的胜利;你将建立特勋,你将不愧为一个战士。
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团结起来,莫愁丧失了你们的镣铐!

二三,一一,一六于修善寺

——1928年2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

回答2:

这个在网上真的没有。国学数典上本来有一部山东大学出版社的〈成仿吾文集〉,我想给你下载的,结果网页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