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考成绩公布后的考生情绪问题

2025-04-29 04:31: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今后几天,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高考成绩公布后,压在考生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由于今年高考的考题难度大一些,考得不理想的考生多一些,所以要要密切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状态。
考生应该对这次高考全国的总体成绩分布进行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自己的成绩,怨天尤人,应该把自己的成绩和大多数考生的成绩进行比较,除去一些在考场中因难题大一些而表现失常的考生外,你就会觉得自己平时学习成绩怎么样,这次考试的排名也差不了多少。
其实,不管试题的难易程度,全国考生的成绩与考生人数之间的关系都是成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的意义就在于,总存在有一个分数段,在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人数最多。以后则随着分数的增加或减少,人数都逐渐减少。而这个人数最多的分数段则是随着试题难易程度发生变化的,试题难一些,则这个分数段的成绩低一些,反之,若试题容易一些,则这个分数段的成绩就高一些。这种正态分布又决定了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划定,今年的试卷偏难,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要降下来的。只要考生按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扎实的学习,在考场上正常答卷,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考生尽管放心就是了。
放榜后,家长要关心落榜学生情绪。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成绩出来后要合理分析,不能说风凉话或与邻居孩子比较,这样孩子的情绪更加抑郁、低落,进而引起失眠、食欲减退,这应属于抑郁状态,不属于抑郁症。
其次是正视金榜题名学生的状况。如果孩子取得好成绩,容易进入一个“过度放纵期”。每天早出晚归,奔走相告,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们可能忙于跟同学聚餐、唱歌、通宵泡吧、上网、打游戏,有部分人的生活甚至是黑白颠倒。由于持续性不规律生活,导致他们生物钟平衡被打破,加上饮食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并且有些考生因此染上抽烟、酗酒等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家长和老师要及早发现,及时引导,组织他们做一些公益活动,以及收集各大学资料准备填志愿等。
再者是父母别“情感过度卷入”。发榜后学生家长的情绪反应是心理应激性表现,甚至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心理学称“情感的过度卷入”。父母一旦情感过度卷入,必然会把自己对人生的期许,过度强加在孩子身上,内心充满了挫折感,对本身就落榜的孩子十分不利,家长和孩子都会陷入自责、愧疚中无法自拔。有些孩子表现为少言寡语,身心痛苦,否定自我,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动力。
另外,父母要加强学习。父母要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不妨买些涉及心理、自我成长、励志等方面的书籍或下载影片。青春期的孩子多少会在潜意识里对家长有所抵抗,安慰、劝说或许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不如悄悄把书籍放在孩子枕边有效。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音乐会的票,用舒缓的音乐来疗伤。
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一定要理性分析,适当控制情绪,做好复读或就业的思想准备;如果孩子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在兴奋之余,也应及时介入,适当监管。

回答2:

去哪个学校决定了你会认识什么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作出多少努力,高考其实没什么,考过之后就不需要再想那么多,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