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军大业中杜月生杀害的人是汪寿华。
汪寿华,1901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檀溪乡泉畈村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汪寿华的父亲是个前清秀才,在其教导下,幼年时的汪寿华学习勤奋,很受乡亲们赞许。
1917年秋,汪寿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进步氛围的感染下,他的思想随即发生变化。在校期间,汪寿华阅读了大量的《新青年》、《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
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还联合同学,组织了学生“书报贩卖团”,以“锻炼心身,改造社会”为宗旨,积极推销全国进步书刊。
1920年9月,经俞秀松介绍,思想激进的汪寿华参加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主要角色:
1、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为了实践革命理念,毛泽东领导湘赣秋收起义,组建工农革命军,以策应南昌起义后南下两广的起义军主力。南昌起义部队一路南下,血战连场。他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翻越重重大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周恩来。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领导南昌起义。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面临绝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坝为大部队的分散突围赢得了时间,周恩来等领导人扁舟出海,撤往香港。
3、朱德。
起义部队第九军副军长。他在南下的战斗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起义部队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面临绝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坝为大部队的分散突围赢得了时间。驻守三河坝的起义军部队在朱德的率领下成功脱离了战场,转移到了广东和江西交界处作了整肃和整编。
电影建军大业中杜月生杀害的人是汪寿华。
汪寿华,1901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檀溪乡泉畈村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汪寿华的父亲是个前清秀才,在其教导下,幼年时的汪寿华学习勤奋,很受乡亲们赞许。
1917年秋,汪寿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进步氛围的感染下,他的思想随即发生变化。在校期间,汪寿华阅读了大量的《新青年》、《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
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还联合同学,组织了学生“书报贩卖团”,以“锻炼心身,改造社会”为宗旨,积极推销全国进步书刊。
1920年9月,经俞秀松介绍,思想激进的汪寿华参加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杜月笙
汪寿华(1901—1927),浙江诸暨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江浙区委(上海区委)常委、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是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先后参与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被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4月11日深夜被青帮头目杜月笙指使打手活埋于上海城西枫林桥,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第一位牺牲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