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合并后劳派人员怎么办?

2025-04-24 03:41: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按规定进行。国地税合并后事业编的工作人员应该是会得到妥善安置的,不会出现被辞退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分行政编和事业编,国税和地税,又分为国家级公务员和省级公务员,凡是有编制的人,自然都会妥善安置的。

根据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各省委、各省政府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在地税系统范围内实施公务员制度,调整和优化地税队伍结构,保证全省地税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省地方税务局、省财政厅、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制订的地税系统超编人员清理工作方案规定的要求:

超编人员清理工作遵循“统一部署、分级负责、有序进行、积极稳妥”的原则。各直属地方税务局应按照省地方税务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人员清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认真落实政策,确保超编人员清理工作顺利完成。

扩展资料

合并后,好处主要有:

1、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

2、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

3、 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

4、 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有效避免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弊端。

5、地方财政数据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税务局仅仅在业务上归属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但人事等由同级政府决定,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对地税、非税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并后,征税权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类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地税合并

回答2:

你好 请问后来怎么解决的?我也是劳排人员,现在遇到同样问题

回答3:

1994年以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一个税收征管系统,中央税收主要靠地方税务局征收。
1994年7月1日,国税地税正式分开。
但分税制实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一方面,国地税分设会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加,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增加,不利于税务人员全面掌握税收业务;另一方面,机构分设所导致的机构争议也成为问题。
合并后,好处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
2. 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
3. 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
4. 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有效避免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弊端。
5. 地方财政数据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税务局仅仅在业务上归属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但人事等由同级政府决定,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对地税、非税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并后,征税权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类现象。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将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国地税合并是大势所趋,这就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体制改革的重点,这项方案的具体时间表还没有明确,但大幕已经拉开。
至于国地税合并后对合同工、老派人员等的具体办法,现在还不好说,相信会陆续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妥善处理。

回答4:

同问,请问楼主是哪里人士?

回答5:

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