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意思
立冬和冬至有很多区别,冬至和立冬是冬季的两个重要节气,但是很多人会把它俩弄混。一般立冬在11月,东至在12月。
一、时间不同 含义不同
立冬是一年冬季的开始,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立,表示冬季的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立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
二、气候特点不同
立冬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来临,南北温差较大。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偏迟。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区别是立冬在我国被认定为为冬季的开始,而“冬至”的含义是,北半球这一天白昼最短,且越往白昼越短。
立冬节气的到来,很多地方还未进入到气象学的冬季,并且南北差异巨大,北方地区万物开始凋落,而在南方却依旧温暖。
冬至则在每年的12月份,冬至的到来,北方白雪皑皑,南方多地气温也降到不足10℃,随之而来进入“数九”节气,气温逐渐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日期。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是冬天来了,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冬至要吃饺子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