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5速度快,机动性好,载弹量大。可是,F105设计时是用来作为突破苏联前线空防的战术核轰炸机,在这种模式下,只需要携带轻巧的小型战术核弹,飞机负载小,能充分发挥上述优点。但在越南F-105却要携带大量的常规炸弹去轰炸敌方,结果自己载重过多,机动性优势丧失殆尽,常被北越的亚音速米格-17战斗机击落。如果抛弃炸弹与米格机空战,则无法完成攻击任务。再加上执行低空轰炸,被地面火力击中的机会大增。因此F-105被认为是“棺材机”之一,当然在大规模的轰炸作战中也取得了大量战绩。美军飞行员也发展出了一些适合F-105特点的空战战术,最主要的一种战术即迅速降低自身飞行能量的“负能量战术”。
F-105火控系统包括了极为关键的拉起轰炸计算机。拉起轰炸计算机在自动轰炸状态里计算飞机相对目标的瞬时位置,并在正确的时刻和高度发出投弹信号,以确保炸弹命中目标。它适用五种自动轰炸方式。拉起轰炸计算机的比较电路用于在投放减速炸弹时计算地面距离或在预测状态计算拉起点。比较器有8个可更换的抽屉式存储部件,每个部件存储对应所选择的特定状态、炸弹类型及悬挂位置所计算的拉起或投放距离。轰炸方式有6种。5种是自动轰炸方式,1种是投放减速炸弹。
(1)俯冲轰炸:
飞机以大于10°的俯冲角俯冲,驾驶员用瞄准具光环套住目标。计算机根据目标相对高度和俯冲角或雷达测得的距离和俯冲角确定飞机相对目标的位置。计算结果用求解指示灯和/或瞄准具光环上的距离指示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进行手控拉起和投弹。在此状态里,计算机通常按小角度(低抛)拉起投弹进行计算。当低抛不能实现时,计算机自动地转换到按大角度(高抛)拉起投弹进行计算。低抛拉起投弹时躲避机动的过载通常是4g,高抛拉起投弹时作同样机动的过载小于4g。
(2)目视识别点(VIP)轰炸:
这是一种水平进入的轰炸状态。可以是低抛拉起、高抛拉起或水平投弹。在这种状态里飞机沿地面跟踪航迹水平飞行通过已知的识别点和目标。飞机在识别点上空时驾驶员压下冻结/射击按钮。此时计算机接受装定在识别点距离按钮的信息。如果飞机装挂的是减速炸弹,则计算机根据预先的选择,可进行自由降落、低抛拉起、高抛拉起或低空投弹的计算。
(3)雷达识别点(BIP)轰炸:
在这种状态里计算机完成的计算基于在水平飞行中把计算机冻结(通过压下冻结/射击按钮)在已知的斜距和与识别点的偏差距离上。斜距信息用距离游标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计算机根据飞机航向和识别点航向及相对目标的距离计算到识别点的偏差距离。偏差距离用方位偏差游标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雷达显示器显示的地形图能使飞机不用通过识别点而沿正确的航线飞向目标,当两个游标交会并与识别点图象重合时,驾驶员压下冻结/射击按钮和完成所需机动。
(4)投放减速炸弹:
除俯冲轰炸和目视目标识别点轰炸外,在其他轰炸状态中均可投放减速炸弹。在减速投放状态里,由驾驶员确定安全时间间隔。当进行减速投放时计算机比较器必须有专用的可更换的存储部件,以便建立有关炸弹的类型、投放方式和悬挂位置的修正。计算机计算出正确投弹数据时绿色指示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