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有两种
1
接受器有个软件在支持他,就像电脑一样你在好的电脑没装系统,它用不了,
但是是好的,
没坏,
你装上系统它就有它用的使用性了,
所以说接收器也是有硬
件和软件构成的,那是软件升级和硬件升级。
2
就是现在有些不知名的厂商生产的没经过国家认可有时间就没节目了,
它要升
级后才可以用,
有专业的人士破解的密码,
它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升级,
破解了密
码就可以恢复到以前了,就可以接受到节目了,密码要错了,就升不了级,也就
没几个节目可看,我不知道你对那写接受器有没特别研究,
一步步跟我学,用小锅收看卫视节目,烟台用中九
35cm
小锅看亚太
5
号卫星不
加密的卫视热
23
已有
11253
次阅读
2009-12-15 21:27
一步步跟我学,用小
锅轻轻松松收卫视节目,烟台用中九
35cm
小锅看亚太
5
号卫星不加密卫视精彩
节目。
一步步跟我学三十五
KU
天线轻轻松松收卫星经常看到有反映找
122
、
134
、
138
、
146
这四颗卫星困难,我都感觉很奇怪,因为这些都是最好找的
KU
波段的卫星啊一步步跟我学三十五
KU
天线轻轻松松收卫星
经常看到有反映找
122
、
134
、
138
、
146
这四颗卫星困难,我都感觉很奇怪,因
为这些都是最好找的
KU
波段的卫星啊。
我平时用的是
75
厘米的偏馈,
一锅就全
办了。
为了说明找这四兄弟有多么简单,
用原中九的小锅
,
来特意给找不到这四
颗星的朋友做一个参考,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因为确实很简单。
中九一月
四日加密了之后,
本人用收中九的杂牌小锅
0.35m
小锅试收
138KU
的免费节目
(皇
视、天诚两种接收机
)
,首先把中九的高频头的前塑料盖小心撬开,把里面的极
化片拔出来,
DVB
接收机本振频率设
10750
,下行频率
12538
,符号率
41250
,极
化方式为垂直(
V)
,
F
头方向
4
点左右(面向天线锅),天线锅方向正南偏东
30
度左右,
节目马上就搞出来了,
有免费
12
套精彩汉语节目:
(
CCTV4,CCTV9,CCTV
戏曲,北京国际,上海国际,江苏国际,湖南国际,福建国际,厦门国际,广东
国际,深圳国际、香港艺华卫视)
信号质量最高达到
46%
,
F
头方向(
5
点钟)信号质量在
5-11%
也可以收看。
一、寻星器材:
35
厘米的小偏馈、
10750
的单本振高频头。
二、
从
122
开始,
偏馈向正南放着,
在免费机里输入
122
的一组参数,
11727V24440,
右旋用垂直,天线仰角大约
50
度。慢慢向东转动天线,眼睛紧盯着屏幕,发现
信号质量由
1%
上升时停止转动,
调整仰角和极化角,
事实上,
122
的信号足够强,
您看看
35
的偏馈都能到多少
~
!
三、
122
搞定了?继续搞定
134
,输入一组
134
的参数,我用的是
12275V27500
,
向东慢转,方法同上。
四、输入
138
的一组参数,继续啊。我用的是
12430V22425.
只差
4
度,(
12538
V 41250
湖南国际)
稍稍转一下就可以了。
五、
是不是超级简单啊,
最后
146
也轻松搞定了:
)
输入的参数是:
12501H30000
新手调星之
Ku
波段指南
新手调星之
Ku
波段指南
先定方位角,后定仰角,再调极化角。
Ku
波段天线几乎都是偏馈天线,其调星
不如
C
波段天线直观,尤其是仰角,不能照抄照搬数据,而是有一差值,在接
收低仰角卫星时,甚至锅面垂直地面或负于地面,而在
C
波段调星时则是不可
能的情况,而不同厂家的天线这一差值往往也不相同,可相差
20°左右。故先
定方位角,然后上下调整仰角,当然一定要慢,要有耐心。捕捉到信号后再细
调方位角和仰角,最后调极化角。
Ku
波段的极化角与
C
波段极化角相差
90°,
这一点也是大家要注意的。一旦一颗卫星找到后,便可实测其仰角,然后根据
与其他卫星仰角的差值,将其换算成直观、实用的
Ku
仰角,以利快速调星。
Ku
波段调星还要注意雨衰问题,因在高纬度或接收低仰角的卫星时,高频头盖方
向均是向上的,遇到阴雨天,盖上的水滴或雾都会引起信号衰减,甚至信号中
断,为避免此情况,可将其倒装,效果是一样的,此时仰角增高,可以有效避
免雨衰。
C
波段和
Ku
波段在同一卫星时,可以采用
C
/
Ku
复合高频头同时接收,用切换
器切换后,引入卫星接收机,这已属多星接收范围。此时的天线应相应大些,
如原用
1.5m
的
C
波段天线,若采用复合头,则选
1.8m
为好。当然
C
波段正馈
天线也可用于
Ku
波段接收,而
Ku
波段偏馈天线也可接收
C
波段节目,这里也
有一定技巧,限于篇幅,不再多述。
寻星总规律:以本地所在的地理经度为准,与之数值相同的卫星(即正南方卫
星)仰角最大,东西两边仰角减小,呈抛物线趋势,但东西两边又不对称,即
东边卫星递减幅度小,而西边卫星递减幅度大,这就是收西边低仰角卫星困难
的原因。
高频头上都有极化角的刻度值,
往西逆时针旋转,
往东顺时针旋转。
输入卫星参数力求准确,若是数字节目,应尽量采用以
mCPC
(多路单载波)形
式的节目,避免因高频本振偏移带来的接收失败。寻星时选择卫星上最强的信
号,找到卫星后,用本星最弱的信号进行精调,便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然后
用最弱的参数细调卫星定位。要搞清什么是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
首先得搞
清楚几个基本概念,而收星历程也就伴随其中,概念搞清了,信号也就最终收
到了!
1
、方位角:通常我们通过计算软件或在资料中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以正南方向
为标准,将卫星天线的指向偏东或偏西调整一个角度,该角度即是所谓的方位
角。至于到底是偏东还是偏西,取决于接收地与欲接收卫星之间的经度关系,
以我们所在的北半球为例,若接收地经度大于欲接收卫星经度,则方位角应向
南偏西转过某个角度;反之,则应向东转过某个角度。正南方向用指南针来测
定,但是由于地理南极和地磁场南极并非完全重合,所以选好方位角之后还得
做一些修正才有可能接收到最强的卫星信号
2
、仰角:是天线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正馈天线的轴线很明确,是高频头
所在位置与天线中心的连线;偏馈天线的轴线就没那么明确了,我仔细观察了
偏馈天线的结构和形状,得出结论:轴线应该与支撑
KU
头的
L
型杆基本平行。
后来我照此结论去调节偏馈天线的仰角,
结果调了两天也收不到
76.5
的亚太
2R
。
一直调到怀疑高频头是不是坏了,都准备再邮购一个新的高频头了,但是在那
天下午,我突发奇想,想利用太阳光来检查一下偏馈天线的焦点位置,于是将
L
型杆对准太阳(调节天线位置,使得
L
型杆的在地面上的影子汇聚成一点),
结果发现被天线反射的太阳光并没有会聚于高频头所在位置,而是在其上方一
点的位置(用手在该位置可以接受到会聚的太阳光线,也可以据此来判定天线
的聚焦性能),然后将天线仰角减小,使得光线会聚点正好在高频头所在位置,
测量刚才两个不同位置下
L
型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差有十度左右。至此方
才恍然大悟原先为什么找不到那该死的亚太
2R
了:我所在地接收该星的仰角应
为
30
度,那么
L
型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应该调成
20
度左右(我是这样调节
的:在
L
型杆上拴一根下挂重物的细绳,用量角器测量该线与
L
型杆之间的夹
角
θ
,则
L
型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必为
90-
θ
,即只要调节
θ
,使之等于
70
度就可以了),而我将
L
型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调成
30
度,然后作正负
5
度
左右的调整,当然就找不到星星了!将该角度修正之后,在计算好的方位角附
近适当调整,表明信号质量的红条子马上就窜了出来!那时候的感觉怎一个
“爽”字了得!
3
、极化角:目前我们所能收视的卫星信号大多采用所谓的线极化方式传送,可
以在同一个转发器中传送两个相互垂直且互不影响的两个信号,通常这两个方
向为水平(
H
)和垂直(
V
)两个方向,由于位于赤道上空的卫星经度与接收地
经度一般并不相同,所以卫星发出的水平或垂直极化波到达接收地后极化方向
会发生变化,所变化的角度即是所谓的极化角。通常采用的双极化高频头即与
此对应,所以在接收不同的卫星时,要转动
LNB
,即改变极化角以取得最佳的信
号。举例讲,欲接收东经
76.5
度亚太
2R
某转发器的水平极化信号,在苏州的
极化角约为
45
度,原本高频头上的零刻度应与高频头夹子上的零刻度重合,此
时就应将高频头逆时针转过
45
度(面向锅),此时高频头信号引出线呈水平向
右的状态。若接收卫星经度大于接收地经度,则旋转方向变成顺时针!极化角
应该事先调节好,待收到卫星信号之后,再稍作调整,使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最
好为止。
花钱,要不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