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an.xunlei.com/s/VN_d41pXhyNDJauhqc8Pw5fiA1?pwd=dmnd#
世间上的爱,大概是相通的。你那张俏丽无比的脸,转向了她。在四目相对之后便有了一种心脉相通的契合,少女松出手去,捧住你那娇羞的脸颊,深情的呼吸泄露了她太多的秘密,你可听见她对你深情的告白?
小河拐弯入村后就蓄一潭深水。这潭深水平静内敛,却躺开怀抱任风吹皱面,任蓝天白云荡漾,任两岸青山和木楼人家摇曳。她还伸出弯弯的臂膀形成浅浅的河滩,任由村庄的女人在这里铺青石板,清洗一切。村里所有的脏东西似乎都要先在这一弯水里洗净。小河水在这一弯里显尽了母性的慈爱,温柔,博大,包容着村庄的一切。
喧嚷的市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旧不知修鞋铺何时来的。明明是卖大饼的,饼香还在鼻翼间缭绕,再去看到的却是一家修鞋铺。门口挂着牌子,蓝色工整字体:补鞋,换拉链,配钥匙。
后来,作为安慰,我独自分享了那个最大的糖葫芦,羡慕得我的姐姐直纳闷:"我和她同岁,为啥我的牙没扎在糖葫芦上?"那串糖葫芦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是我童年乡村记忆里醒目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草鞋在我的家乡一去不复返。但每当人们提起草鞋,外婆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聆听外婆讲草鞋的故事,我知道了穿草鞋的那段历史。外婆说,她编的那一双双草鞋,至今让她铭记在心。那既是贫困时期父老乡亲们行走的宝贝,也是艰苦创业的历史标志,更是家和万事兴的见证。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美的是四月的天空,当你低头忙于耕种时,突然你会听到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叫声从头顶划过,那动听的歌声迫使你不得不歇下手中的活,抬起头来看一看。原来是一只只飞燕,它们似乎看懂了你的心思,于是,故意从空中俯冲而下,向你飞奔而来。你被吓了一跳,急忙躲闪,可它们却得意洋洋地轻轻斜掠过去,绕着你转一个圈儿,然后飞到你身边那一块水田,用轻盈的翅膀点一下水。突然,那一汪水便泛起了圈圈涟漪,好看极了。这时,你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淘气的燕子!
这时的河边已是一首歌了。一担一担的苞谷插得尖尖的,搁在河滩上。一担一担的谷子垒得满满的,搁在河滩上。还有一捆一捆的黄豆、一筐一筐的小米都如画地搁在河滩上。要收工了,一天的劳累与辛苦,都得痛痛快快地跳进河里,洗掉、搓掉、揩掉。健康的肌腱,壮实的胸脯,都赤裸裸的呈现在你的视野里,是一尊尊诱惑人心的雕塑。纵使原始粗犷,但极具柔和妩媚,沉醉得没有一丝邪念。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故事,那令人艳羡的经历,像女人割禾的镰刀,深深地镂刻在心里。因此,当年轻人的玩笑随水而飘时,他们只是偶尔插上一句补补白,尽管嘴角的笑意一直未消,可心里却在思忖、盘算。
长大后,离开了故乡,行走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之间,为生存而劳碌奔波,蛙声远去了,也渐渐被遗忘了。偶有一天,突然从小区的水池里传来阵阵蛙鸣,自然是十分惊喜,然而听着听着,就觉得这声音还是有些单薄、有些干巴巴的。去年搬进城乡结合的新家,那里绿野田畴包围着尘世的喧嚣。夜晚,蛙声可以称得上气势磅礴了,只是几乎那被那车水马龙的声音所掩盖。只到夜深了,或是凌晨,才能感受到被蛙声笼罩的夜是多么的静谧安宁。
多年之后,我生活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偶尔也回去,可从来没有遇到过雷子,倒是有几次看到她头发花白的母亲,说雷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有两个孩子要养呢。小娟全家人从村子里搬走了,据说去了很远的地方,我几乎想不起来她童年的模样了……
以前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同在一个院落里成长的兄弟姐妹,成了客客气气的亲戚。以前比邻而居的乡邻,也成了毫不相干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