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防洪评价的资质已经取消了,目前防洪评价不再对编制单位提出资质要求。
目前在百度上大多数回答上均是复制的回答,其依据是2004年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 行)》,但是这个导则已经更新。
在2015年5月份,水利部发布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内明确说明:
“按照国务院决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资质认定不再作为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受理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变更和延续工作,也不通过备案管理方式进行审批监管。按照国务院职能转变有关精神和水利部关于行业组织有序承接水利资质资格认定工作的有关要求,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工作由行业协会实行自律管理。”
详细参考如下;按照国务院决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资质认定不再作为行政
如有防洪评价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紫旭,非常乐意提供专业解答!
要有水利咨询资质,具体等级要看工程大小,一般甲级资质都可以做。另外单位要有参加水利部防洪评价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的设计人员。
《河道管理条例》《福建省河道保护管理条例》《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涉河工程建设方案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未作出规定。目前,涉河工程建设方案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资质没有明确要求,但报告的质量和深度需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扩展阅读:
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
2基本情况
3河道演变
4防洪评价计算
5防洪综合评价
6防治与补救措施
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 -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参考资料:防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