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易作为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薄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一般指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的四大经济目标之一。在国际收支表中,综合差额与一国的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紧密相关,经常账户差额与充分就业、国内产出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更注重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所以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观多余综合差额与经常差额官有,具体讲国际收支的调节目标确定为保持综合差额或经常账户平衡,或在某一幅度区域内的盈余或赤字。当这些国家的综合差额或者经常账户失衡时,可称为其国际收支失衡。
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经济的发展或增长,因此他们将经常账户收支作为单一的国际收支调节标的,国际收支平衡为将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中期内可维持的水平,否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各国政府可以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等。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会改变国际收支,而且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其他影响。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