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妙创设情境, 优化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 情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可以给学生提供文字、图片、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等形声结合、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 创设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情境。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模式, 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变得丰富而生动, 学生从无兴趣转化为有兴趣,从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 必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在英语教学中, 单词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对于单词的学习, 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教师领读或用录音机播放, 学生跟读,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以冀教版英语SB1 Unit 6 中的lion 为例, 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伴随着一声洪亮的狮吼, 一只威武的雄狮出现在屏幕上, 接着醒目的黑色字体lion 出现在图片下方, 同时播放出单词清晰的发音[lain], 最后通过画外音提问: “What’sthis in English?”学生齐答: “It’sa lion.”学生很快就能被这“形神兼备”的画面和声音吸引, 兴趣十足地跟着大声朗读并很快记住这些单词。
二、遵循注意规律, 突破教学难点,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认为, 调节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节奏,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及其积极因素, 可以最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若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会显得很抽象,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图形, 而且还能够动态地演示它们的变化过程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演绎、综合、归纳等抽象思维活动, 从而形成概念并掌握事物与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将抽象晦涩的文字变成生动易懂的图像画面, 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并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 进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例如, 学生对于英语动词时态的区别及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在教学中适当应用了多媒体课件,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区分“David is playing football.”和“David plays football .”这两个句子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 笔者利用电脑显示首先呈现一个男孩正在操场上踢足球的动态画面, 然后问大家: “Look! What is David doingnow?”学生们很自然地作出回答: “He is playing football.”当涉及到一般现在时时, 就连续设计出现几幅图, 呈现男孩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放学后都去踢球的情景, 让学生们经过仔细观察, 再提问: “What does David usually do afterschool everyday?”借助画面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地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接下来, 屏幕上再连续播放不同动作画面, 让学生根据图片迅速造句, 并通过和正确句子的对比来查找自己的问题, 引导他们思考并总结这两种时态中动词、频率副词和时间状语的区别及使用。最后, 笔者再呈现事先做好的对比图和看图说话练习加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多媒体教学, 学生能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地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了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提供背景知识, 加强语言、文化沟通,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综合, 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然而, 在教学实际中, 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把抽象事物具体化, 缩短时空差距,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体课件具有重现力, 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把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和异地风情的记录内容重现。同时, 多媒体课件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它可以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 借助视频展现其缓慢的变化过程与现象。
笔者在讲授冀教版《英语( 七年级上) 》Unit 8 MyCountry and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时,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基本知识。但是, 学生都未曾去过这些国家, 对其文化背景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感性的知识, 对这些国家能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笔者搜集大量有关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宗教建筑、节日庆典等文化的图片、文字和音乐资料, 并利用这些资料制作成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充满异域风情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在欣赏音乐和精美图片的过程中了解Sydney Opera, Buckingham, theRockyMountains, the Statue of Liberty 等。
四、增加知识容量, 增大信息密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资源传播的效率, 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具有发现性、探索性、交互性、个别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有益于学生智力、能力和心理的发展, 实现主体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地接触英语。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存储和显示功能, 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以及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例如: 在讲圣诞节“Christmas Day”时, 教师可以先追溯到圣诞节的起源, 通过感人的画面给学生讲基督耶稣降生的宗教故事、圣诞老人的动人传说, 然后进行古今对比, 让学生了解现代西方人是如何过圣诞节的。同时, 教师选择一些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动画来展示圣诞歌曲、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等,给学生展示出一个动人的情境: 在皑皑的白雪中, 慈祥善良的圣诞老人欢快地唱着歌儿, 驾着雪橇从寒冷的北极赶来。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 教师还可通过节日进行中外对比, 并设计出多种不同的题型来进行知识能力的巩固和练习。
五、结语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和信息密度, 优化教学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乏味、费时低效的教学模式,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如此多的优势, 然而, 它也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一种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 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要遵循“实用、适时、适度”的原则。因此, 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只有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才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进而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