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原材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需品,将原产地贸易主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就省去了极大的成本。而当时中国四亿人的人口,也是资本主义倾销工业制成品的重要市场。通过掠夺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可以赚取巨大的利润。说白了鸦片战争就是资本主义发动的一场贸易战争。
重要原因之一是贸易顺差: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这么理解
英国人带着技术和资金,用着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着垃圾鸦片,卖给中国人,相当于英国什么也不干,买卖都是中国
其实并不只有"打开中国市场"。
以下是按照我想到的顺序写出来,仅供参考:
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希望将商品能销往中国;
清朝无公开的商业条文、税则明细,以及清朝官员的随意任性的口头条例、自封天朝上国的清朝对 "夷" 的傲慢,让英国不爽;
对英国商人待遇差、还有各种交易地点、时间限制。各种不想和“夷”人打交道;
后期对来华英国商人的威胁,让英国方面不能接受。。。。。。
当然背后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如有兴趣自行查找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