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为置信区间、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
样本量是指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元素的总个数,应用于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样本量大小是选择检验统计量的一个要素。由抽样分布理论可知,在大样本条件下,如果总体为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渐近服从正态分布。
扩展资料
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的,设一个总体个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个数较少的。
2、系统抽样
当总体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首先把总体分成均衡的几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的规则,从每一个部分中抽取一些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中独立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得到所需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5、多段抽样
多段随机抽样,就是把从调查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样本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样本
本项目的样本量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N=Z^2×(P ×(1-P))/E^2
N:为样本量;
Z:为统计量,置信度为95%时,z=1.96;当置信度为 90%时,z=1.64; E:为误差值; P:为概率值;
30个样本是定量研究的最小样本量; 各项抽样标准样本量计算: Z=1.96,E=3%,P=0.5时,N=1067 Z=1.96,E=5%,P=0.5时,N=384 Z=1.96,E=10%,P=0.5时,N=96 Z=1.64,E=3%,P=0.5时,N=747 Z=1.64,E=5%,P=0.5时,N=269 Z=1.64,E=10%,P=0.5时,N=67
当样本容量超过总体的5%时,就需要调整样本容量,调整公式:
n’= (n×N)/(N+n-1)
n’:修改后的样本量;
n:原样本量;
N:总量。
既然想买的东西很多而太太的能对解禁之后他也有一定的财力但是我觉得他会有印象啊